最近,看到头条“悟空问答”一则提问:“每天坚持创作一篇一千字的文章,最后有希望成为作家吗?网友回复如下:
“当一个网络写手完全够格,要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作家,还得看天分。”
“一天写一千字,一个月就是三万字,一年就是三十六万字,有这份精力和毅力,你应该能够成为网络作家了。”
“这个问题类似于每天坚持唱一首乃至千首歌曲,最后有希望成为歌唱家吗?不能一概而论!无论是作家还是歌唱家,都不是只靠勤写、多唱而练成的。”
以上几个网友的观点很具代表性,想要成为某个专业领域的专家,概括起来有三种:要么疯狂练习,要么全靠天分,要么通过专门方法练习。
这里我们先不论正确与否,《刻意练习》一书的作者安德斯.克利克森博士,研究了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杰出人物如何获得杰出表现,提出一个观点:如果掌握一定的方法,新手也能成为大师,这个方法就是“刻意练习”。
所谓刻意练习,就是形成心理表征的过程。大师往往具有比新手更系统、全面、精准的心理表征。用通俗的话说,心理表征就是你所有的专业技能,已经变成一种无需思考就能自然调用的自动化,就像我出一句上联:“白日依山尽”,你脱口而出下联“黄河入海流”,心理表征在大脑里的长时记忆,已经精准地刻画到你的脑海中了。
1、大脑功能并非一成不变,它会无限适应外部刺激
克利克森博士发现,当我们大脑不断被刺激时,会促进分泌一种叫做髓磷脂的物质,它能促进大脑神经元的连接。我们常说:脑子越用越灵,就是因为大脑跟我们的肌肉和心血管系统一样,能匹配高强度的训练。比如伦敦的出租车司机,他们必须通过一系列严苛的测试方可上岗,比如:把主考官送达一座周围全是高大建筑物,且只有30公分高的雕像面前。在号称导航也无法胜任的世界最复杂的伦敦市内交通网络里,司机要在最短距离、最快时间把乘客送达指定地点。正是长期的挑战记忆,他们大脑中的海马体比一般人大得多,但是随着不再从事这项工作,他们的海马体会变小,但还是超于常人。因此,大脑愈发变强,在历史悠久的高度专业化领域,人们一代比一代强。
2、1万小时理论靠谱吗?
格拉德威尔指出:只要人们在某个领域里,达到1万小时的练习,就可以成为专家。实则不尽然,我们从小就写字,写了一辈子的字,远远超过1万小时,也没有成为书法家;老师工作30多年,他的教学水平并没有随着工龄越来越高深。你也许都挂过专家号,他们白发苍苍,但是已经明显力不从心,而普通门诊里年轻些的大夫,甚至能给出比专家更理想的解决方案。这是因为,当专家的能力达到自动化水平,并且只在这个“天花板”的高度重复性工作,他们的能力也就终止在那个高度了。年轻大夫由于易于接受新思想,加上形形色色的病例历练,能力提升非常快,可能用不了几年就能达到专家的水平。
3、天才更容易成为大师?
作者通过研究莫扎特,发现这个世人眼中的天才,成功的更大因素,是因为他从小出身在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亲从他4岁之前就全职教他各种乐器,造就了他万里挑一的完美音高。而后来科学研究证明,只要给普通小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一样能成就完美音高,这个技能已经不再是绝技。所以,天才只在一个人学习的初期比一般人具有领先优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优势被正确的训练和时间所取代,更取决于你是否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长期的练习和实践。
既然,杰出人物不是单单1万小时理论所认为的那样,也不是全凭天赋,那普通人是否也能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能力的提升,乃至成为某个专业领域的大师呢?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方法:
1、守护好你的兴趣
再喜欢的事情,我们总会有倦怠的时候,如果扛不过去,或许就再也不会继续了。在《与时间作朋友》一书中,李笑来认为,兴趣其实是因为我们把事情做好了,才变得有兴趣。我的闺蜜小敏,特别喜欢文科,高二分班的时候,他的爸爸觉得文科就业面窄,强行让她学理,结果,顺从了家长意愿后,她学着学着发现,她竟然也喜欢上的理科,尤其是化学。后来,她高中直接考入国外的一所大学的化学专业,从事这一行也做得很开心,很有成就。兴趣既可是先天的,也可以后天培养,因为在做事的过程中做的好,得到正向反馈越多,而不断强化。所以,保有兴趣是刻意练习的首要环节,一旦到了倦怠期,觉察并识别它,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
2、目标,探一探够得着
最近特别流行一个概念叫做“能力圏层”,意指我们想要突破自己,首要的是突破舒适圈,当然这个观点本身没错。但是,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这个舒适圈的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就像我们练习马拉松一样,教练告诉我们能承受的最大心率,可是,我们如果在刚开始跑步时,一直维持这么高的心率,就算你强行达到了,你很可能坚持不下去,一是身体不能立即适应,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二是你凭三分钟热度做到的事,以后可能就轻易放弃了。有经验的教练会为你制订一个合适的计划,让你每次感到不舒服时,会适当用走路来代替,然后再跑,这个过程就是把马拉松这个大目标,分解成每天可以探一探就能够到的小目标。你继续每天坚持下去,你的身体就会形成一个不断升级的心理表征。因此,突破舒适区,目标合理也十分关键。
3、高度专注,徜徉在心流之中
成语“一心二用”,是指我们做事时可以同时做几件事,比如,你开车时打电话、聊天;你做家务时,听书、唱歌,那是因为家务活不需要调用你很大的注意力,但在突破舒适圈时,你无法做到不保持专注,它需要你有意识去完成。心理学家荣格为了完成学术研究,他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自建的“塔楼”里,不仅远离社交,离家人也有一定距离,这为他提供了专注的可能。我们进行练习时,专注地解决一些问题,比如,今天在写毛字时,我要在字体间架结构上做到横平竖直,比例占书写格的80%,直到我能够不用细想就可以做到,这个过程极需你的高度专注,不知不觉达到物我两忘的心流状态。物理学家安培在思考一道题目时,忽然有了灵感,拿起笔就在黑板上写,结果那是马车的后厢体,这就是专注。
4、寻求反馈,正确对标
反馈,就像一面镜子,能发现我们的不足。这个反馈,最好是一位杰出的教练,帮助你找到你的盲区和应对方法,继而得到改进。如果找不到教练,那就试着用用对标的方法。富兰克林在刚开始写作时,根本不知如何写,他自创了一个方法,比如他看过一篇好的文章后,从中找出关键时,并把顺序打乱,过一段时间,他已经把这篇文章内容忘得一干二净,他就用这几个关键时写文章,写好之后,再与原文拿来对比。这个方法,相当于把别人的文章当作自己的老师,不断对标,发现不足,继而迭代、创新。相反,富兰克林虽然也酷爱下象棋,但是当时他周围没有超一流的高手,也没有可以借鉴的棋局用来复盘,他也没能成为象棋大师。北大才女刘媛媛有记录“错题本”的习惯,她每天睡前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当天作业中的错题用本子记下来,分析自己做的不对的地方,每道错题都不放过,所以当你犯错的几率越来越低的时候,你正确的概率就越来越大。
结束语
大师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高手有更加系统、完备的心理表征,这个心理表征的建立过程,需要刻意练习。对于一个有人生追求和远大目标的人来说,刻意练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练习工具,找到可能长期坚持做且有兴趣的事情,保持高度专注,设定合理目标,同时,寻求教练或者内省反馈。摒弃那些简单的1万小时就能成为大师的天真的努力,不再听信那些懒惰者们“天才”的借口,在你想做的事业上刻意练习,你就是未来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