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最新公布全固态电池上车时间表 -京煌

比亚迪固态电池路线图:中国新能源“芯”战的关键筹码

2024年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比亚迪锂电池CEO孙华军掷地有声地披露了雄心勃勃的固态电池技术规划:2027年启动装车测试,2028年正式量产,2030年实现规模化应用。这则重磅消息瞬间引爆新能源行业,也让外界得以窥见比亚迪布局下一代动力电池核心技术的战略蓝图。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十年磨一剑,比亚迪的固态电池征途

比亚迪对固态电池的野心绝非一时兴起。早在2013年,当大多数车企还在锂离子电池的红海中厮杀时,比亚迪便敏锐洞察技术趋势,启动固态电池研发项目:

  • 2016年: 关键技术完成可行性验证,成功制备出第一代实验室级别的固态电池样品;

  • 2023年: 研发重点转向更具现实意义的产业化验证阶段,打通材料、工艺到工程化落地的关键环节;

  • 2024年: 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首颗非量产全固态电芯下线,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虽然这一数字相比部分实验室极限(如QuantumScape宣布超500Wh/kg)尚未登顶,但其意义在于构建了完全可控的生产工艺框架,为后续性能跨越式迭代打下坚实基础。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比亚迪全固态电池核心优势:

  • 能量密度跃升: 400Wh/kg远超当前主流三元锂电池(约200-250Wh/kg),未来有望突破500Wh/kg,实现续航里程翻倍;

  • 安全性能革命: 固态电解质阻燃特性彻底解决传统锂电池热失控风险;

  • 充电速度飞跃: 15分钟快充即可补充80%电量,打破充电焦虑瓶颈;

  • 宽温适应性: -30℃至80℃环境保持高效运行,无惧极端气候。

海豹EV:比亚迪固态电池的战略起点

据内部消息确认,比亚迪首款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已选定海豹EV。作为技术验证载体,海豹EV平台具备高度的兼容性和可靠性:

  • 2024-2027年: 开启为期三年的极限工况测试,涵盖寒带冰封、沙漠高温、高原低压等严苛环境;

  • 2027年: 在完成全部验证后启动小批量装车,成为全球首批进入交付阶段的固态电池量产车;

  • 2028年: 供应链成熟后大规模装车,固态电池将覆盖比亚迪中高端纯电产品线。

在价格体系上,现款海豹EV定价区间为17.58万至23.98万元。而固态电池初期的成本压力将不可避免:固态版海豹EV预计起售价超20万元,较普通版本溢价显著。但随着技术迭代和规模化生产,比亚迪规划固态电池成本将以每年15%-20%幅度下降,未来3至5年内有望降至与传统高能锂电池平价水平。

固态电池之争: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战略高地

比亚迪此次高调公布固态电池路线图,绝非孤军奋战。这背后是一场争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话语权的全球竞赛:

  • 宁德时代: 聚焦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路线,已建成中试线并规划2027年量产;

  • 国轩高科: 氧化物/聚合物复合路线获得突破,2023年发布能量密度达360Wh/kg的半固态电池样品;

  • 丰田/宝马: 分别布局硫化物和硫化物-聚合物混合路线,但量产节点均迟于2028年;

  • QuantumScape: 专注于金属锂负极固态电池,但规模化生产面临界面阻抗重大挑战。

在这场角逐中,核心技术路线成为决胜关键:

技术路线代表企业核心优势产业化挑战氧化物比亚迪、卫蓝新能源稳定性高、界面相容性好室温离子电导率偏低硫化物宁德时代、丰田离子电导率最优(10⁻²S/cm)对空气敏感、成本高昂聚合物宝马、辉能柔性好、加工易热稳定性差、电化学窗口窄复合电解质国轩高科取长补短各相界面阻抗难题

未来3至5年将是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定鼎的关键窗口期。比亚迪选择氧化物路线既体现了技术自信,也是规避海外专利壁垒的战略选择——中国稀土资源优势可大幅降低电解质材料成本。随着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固态电池大规模产业化将重塑全球新能源汽车格局,成为推动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技术驱动”的战略转轴。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固态电池破局: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胜负手

成功实现固态电池产业化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国家级战略价值:

  1. 突破续航瓶颈: 单车续航将突破1000公里,彻底解决用户里程焦虑;

  2. 消灭安全痛点: 每年可避免数万起电池起火事故,新能源车接受度显著提升;

  3. 抢占标准高地: 技术领先企业将主导全球固态电池测试规范与安全标准;

  4. 重构产业链条: 带动固态电解质材料、锂金属负极、固态焊接设备等新兴产业链爆发。

目前比亚迪已在四川宜宾、湖北襄阳布局固态电池中试基地,2026年前将形成百兆瓦时试产能力。随着技术突破,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有望在固态电池时代实现从材料创新到装备制造的全面升级,打破日韩在高端电池领域的技术壁垒。固态电池不仅是比亚迪保持电动化领先的关键拼图,更是中国在全球新能源竞争中的国家技术名片。


2028年,当搭载比亚迪固态电池的海豹EV驶下生产线时,它承载的不仅是新技术的商业应用,更是在新能源“芯”战场上的战略宣言——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从追赶者转变为技术引领者。未来5年内,这场围绕固态电池的技术突围战,将决定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百亿级市场的权力重构。比亚迪的路线图,无疑为中国新能源军团注入了一剂分量十足的加速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