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身度》最初创作的情爱小说名字叫《肉体关系》,是一种极端的方式来书写当下欲望都市的人性故事,2013年5月创作完成小说,8月完成38分钟导演版的微电影《身度》,11月在天翼视讯手机平台付费播出。
《身度》制作成本不到8万元人民币,采用的5DIII和蔡司电影镜头摄制,剧组20余人,拍摄不到5天,宋健君导演第一次从影评人身份转变成创作人,集故事原创、编剧、导演、制片人和美术与一身。
据悉,《身度》上线一年多来,全球共有2亿人次观看,其中海外版权销售超过80万元人民币。《身度》成为情色微电影的代名词,也是新现实主义批判风格微电影的代表作,无论是尺度拍摄还是主题批判都创造了行业标杆。
《身度》续集《欲望都市》预计将在春节后在山西取景拍摄,与某地产公司合作,尺度降低,话题加大,继续欲望都市的心灵与欲望之旅。
天翼视讯独家观赏地址:
http://hi.tv189.com/2012/sd/index.html
另外收录一个网友的影评与大家分享: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佛性》
——晨光微熹
叙事的意义乃是由叙事的结尾来决定,这个意义上,前面长长的铺垫只为了最后那几分钟的清淡和豁然。同时,最使我印象深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亦是最后女主角素面走到大觉寺朝拜的身影,以及特写在牌匾上的“无去来处”几个大字。在她低头敛眉深深地鞠躬下去时,那一瞬间虔诚的气场真切地触动了本人。
小鱼追溯道,这四个字出自乾隆御笔,“是想告知世人:无所谓从哪里来,也无所谓到哪里去,佛祖是无处不在的……”;但更进一步说,这四字乃出自佛学的“八不中道”: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此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中论》)
据劳思光《中国哲学史》(166)解释,此中以“生灭”、“常断”、“一异”、“来去”八项为代表,各施以否定,表明此一切谓词,均不可用以描述主体性;自另一面言,此诸谓词依“客观实有”或“独立实有”之义而立,“实有”既不可立,故诸谓词均不能成立。此所谓“八不”也。
简单地说,世上并无“独立之实有”,即佛语所谓“空”,一切法空即一切法皆不是独立存在。所谓一切法皆因缘生,依他性起,而他性又因他性,是故因缘亦非实有。既无客观之“有”,反之亦无客观之“无”,同样,无来亦无去,这便回到了开篇“八不中道”的意指。总之,佛家破除的是对独立实有的偏执;世间一切,取决于主体意识活动。
由此看来,女主角最后似顿悟了这一点。这亦与前面她走出签售会与摇滚青年的相遇相呼应,他问她“这上面写的都是真的吗?”她回答“你觉得呢?”所发生的这一切,自她此时心有顿悟起,亦真亦假。而他发出的“操”一声暗骂,表明他显然不能理解,估摸着只在心里愤恨的鄙弃,愤恨因其曾视之为经济独立又有情调的女神,没曾想是个婊子一般的“公共汽车”。他大概深深恨自己居然“下爱”这种人(虽然也不曾爱)。正是在这里,表现出北漂青年,这个女主曾经心有所属的对象,实际上完全不能理解女主,从一开始就不能,至此就更缘分尽断。她曾经看重的是他追求理想的纯粹,她为这份纯粹打动,说出“我喜欢你”,他却不敢接受,亦并不相信——无论是不是被同为歌手的女生说服“只有房子和车子才能给女生带来安全感”,他的台词至少表明他看重女主在这世俗层面的一切。这个意义上,他的确只能回去与那位女生相匹配。
至于“身度”的题名,以及并非婆须蜜多的诟病,私以为,倒正是导演良好的改编所在。女主角并非婆须蜜多,只是一个都市白领,导演要讲的也并不是那么感天动地的、带着神圣光环的宏大叙事,而只是一个尘世中的女人如何因缘巧合“自度”的故事。一切本就起因于偶然,女主在一场性爱后突然发现男人乐于吐露心声,身体交融似乎成了通向心灵的通道,便有了这场实验。如此既不“用甜美的笑容感染着每一个光顾她的客人,用性爱来抚慰他们寂寞的心灵”,也不“以性爱的方式让对方的心灵得到净化和解脱”,却正显得更真实些。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佛性(或佛缘),就像种子,但觉或不觉,佛性实现或不实现,皆是自己之事。所以女主在每场性事之际,亦不过度“度人”,只略有提示。至于女主角自度之“暴殄天物”,却有些言之无当了。因其结尾,确然是暗示女主角超升了自我并超离了尘世了。
而问题正在于,这一个本应完美的叙事,却被看成“贴上文艺标签的三级片”,与电影中演员不到位的表演实脱不开干系。以至我一开始看张导等人在床上的“抒情”,以为是高级黑的反讽。。。导演的良苦用心落实不到位,才是真正的“暴殄天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