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改督”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以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决心和恒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作风建设就如弹簧,一松就弹,一放就乱,唯有教、改、督三管齐下,方能以铁规矩锻造硬作风,推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为民造福,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教”字筑基强根基,“精准滴灌”锻造干部铁军。要增强作风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突出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的教育引导。针对新提拔干部,聚焦“权力转换期”风险,打好任前廉政谈话、典型案例剖析、岗位风险提示等“组合拳”,强化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意识,严守“红线”不跨“雷区”,实现从“被领导者”到“领导者”的角色转型。对年轻干部,注重“源头培育”,融合理论教学、实践锻炼与红色教育,引导其深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树立正确价值观、权力观,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在实践中磨砺过硬作风。关键岗位干部须“常警常督”,定期开展岗位廉政风险排查、深入警示教育、强化自我约束与外部监督,牢记“公权姓公”铁律,确保权力在制度笼子运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铁军。

字为要破顽疾,闭环机制严抓整改实效。要建立健全经常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机制,动真格整改整治,持续释放一抓到底、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全体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放大镜”检视自身作风,以“显微镜”深挖作风积弊。通过建立健全“问题清单+整改台账+销号管理”的闭环整改机制,将问题摆上台面、把责任压实到人,以“手术刀”式的精准举措祛除痼疾,推动作风问题在持续深入的自我革命中得到根治。严格落实“责任到人、时限到天、效果到点”的整改要求,层层传导压力,着力破解“上级热、中层温、基层冷”的落实温差,确保作风建设各项问题改彻底、改到位、见实效。

“督”字托底保长效,“双线监督”压实责任链条要强化监督执纪,抓实党组织日常监督,有效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对顶风违纪的速查严处。一方面,构建“党组织日常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立体网络,把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结合起来,强化党组织日常监督“探头”作用,激活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前哨”作用,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切实把监督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另一方面,坚决压实作风建设政治责任,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加强“一案双查”,既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也倒查相关领导管理责任,真正实现“乌纱帽”与“作风帽”硬挂钩。唯有以严问责促真担当,做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才能彻底杜绝“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现象,以有力监督保障作风建设常态长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