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天要练琴,我总说我都没玩的时间了,家人总会说“你怎么不能坚持一下?”。结果是,我经常哭着弹完一小时的琴,直到初中哭到我妈懒得管了,弹琴彻底荒废。因此,我坚定地认为我不是个持之以恒的小孩,但是好小孩要持之以恒。这两个想法结合在一起,像个魔咒一样:每当我想放弃什么事,脑子里就出现这句话“你怎么不能坚持一下?”
前几天在咖啡店写了一下午关于放弃“持之以恒”的随笔,但复制粘贴删删减减就是没法完稿、只好是在草稿箱搁浅、没想明白。这几天买了iPad,时不时就想画点什么,从小到大我都时不时想画点什么——忽然,我觉得我是那么地持之以恒。所以这个话题根本不是“能不能持之以恒”,而是“该不该持之以恒”!
“持之以恒”总是对的吗?
持之以恒、单单从词语的角度来看,当然是个正派的褒义词。但是,“持之以恒总是对的”这句话,在不附加条件状语的时候,就不一定了。简单来看,我们考GMAT的逻辑试卷时,有个考试技巧:如果看到Never、Always这样的绝对词,那肯定不是正确选项(虽然这话自身有点矛盾,但百试不爽)。“总”就是个这样一个逻辑错误。再找个实际例子:咸鱼的股票买卖,如果在买入或者卖出时坚持持之以恒,大概要赔的裤子也不剩。止损嘛,是个常见的操作。
所以,持之以恒,好像不是总是对的。
我是个不能持之以恒的小孩吗?
拿弹琴这事来说、其实我很喜欢音乐、我没理由讨厌钢琴。回想一下,弹琴的日子也不是一无是处:我很喜欢简单明快的小步舞曲们,我也很喜欢叮叮咚咚能转圈的圆舞曲们,我还喜欢等着等着不耐烦生气的《致爱丽丝》、憧憬又无法达成的《梦中的婚礼》,在没有网络的年代,我自己研究徐怀钰的《水晶》琴谱,一个音一个音地扣...
可是,虽然妈妈说练琴主要是培养兴趣,但我实际上要练习的都是钢琴考级曲目:无聊的练习曲、五六岁时无法理解的《第一次悲伤》、完全不感兴趣的京剧小段之类。至于为什么弹琴,我们家人有一个不用考级的共识——弹琴是为了培养兴趣,不是用来考级。但同时,家人也会说小姨婆用强硬手段让她女儿坚持弹扬琴,然后去了日本。那学琴,到底是功利还是不功利?小时候无法理解。
好的项目、不清晰的目标、没兴趣的内容,不调整调整,要一根筋地坚持吗?
不能持之以恒,你还爱我吗?我还爱我吗?
家长们有意无意间传达的期待,被我解读成只有满足这个期待的小孩才能被爱:每一次做决定的时候,优先跑进脑子里的不是自己的意愿,而是想被爱的渴望。以至于长大后,当我想放弃一件事时,就用消极结束代替主动放弃:我无意识拖延、期待有谁能把它结束、希望发生不可抗力事件被迫终止、暗戳戳地策划个什么让事件看起来顺利、自然、不可逆地走向完结——做作、扭曲、不健康。
去年迷茫的时候,咸鱼不断问我,你觉得自己值得被爱吗?无条件觉得自己值得被爱吗?被问的时候我泪流满面,我觉得不值得。经过了那段日子、我想、无条件地认为自己值得被爱、是穿过人生重重迷雾的引路线。
——
说个题外话
之前有个动漫叫《因为怕痛就全点防御力了》,小可爱全点了防御,然后在各种意外中获取了莫名其妙的能力。每个人天生技能点和加点偏好不一样嘛、是扬长避短还是取长补短,应该是个人的选择。可能持之以恒是一些小孩的长处,但大概率不是我最闪光的地方呢——现在我能看见自己是个喜欢探索、喜欢尝试、喜欢创造的小孩:一堆硬币、一盒乐高、或者一排画笔我就可以自己玩一个下午。实际上,我接触的性别多元化、星盘分析、心理这几个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情,都在明示暗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太笨了,老是忘记(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