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为了投资年回报率吗?
学习理财,给自己定了一个,“投资年回报要超过12%”的目标,要妥妥跑赢通胀!
看到辉哥的文字里说:「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指标。」进而解释:没有哪个投资机构可以承诺你可以做到年回报12%,即使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在过去50多年做到了年均19%以上的复利增值,但也不是每年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巴菲特的秘密是:在别人都赚钱的年份,他赚的不比别人多,因为他会有所保留(比如留下足够多的现金)。在整个市场都亏钱的年份,他亏的比别人少。这是巴菲特能保持长期投资回报的秘密。
最近的港股打新市场,破发概率相当大,盲目打了很多,但是因为没有中签而没有亏损。前两天重仓蚂蚁,但是因为一则消息“监管部门约谈相关负责人”,也对过几天的行情难免造成影响,这资本市场,当真是风云变幻!
这年投资回报率真的不可能听几节课程就能实现的目标。还跟市场、政策、经济走势密切相关,实现不了投资年回报的目标,学理财就没有意义了吗?
二、学理财更多地是为了理解金钱、给两孩子财商教育
其实,相比于财务目标,投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自己真正理解金钱。而自己理解金钱的同时,也可以给自己的孩子带来正向影响,让孩子从小就知道金钱的奥秘,而不是像我们一样,在三四十岁之前,对于金钱本身一无所知,只知道工作、消费。
只要我们能真正理解金钱,我们一定会把这种认知带给孩子,让他从小对金钱也有正确的认知。这样就可以在更早的时候不再为金钱工作,而是让金钱为自己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投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为一个家庭一旦掌握金钱的秘密,会一代一代把这个秘密传承下去。而这一点,是任何教育机构都不会传授的知识。
举个例子:刚工作那年2009年在一个央企大公司,退出的员工福利房,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房价在几百一平,当时父母给了2万元,让还助学贷款,就一次傻傻把钱给还清了,要是买了房子,把助学贷款分期,甚至申请延缓几年还款,都可以买房子三年后离职时,至少转手赚十来万。遗憾我们的父母不曾在财商方面对我们有所教育,而错失了过往非常多的积累财富的机会。希望孩子不用走我们的老路,等到二十多岁再自己摸索着自学,而是从小就让她明白金钱的价值,包括它不仅可以通过劳动所得,还可以通过合理的投资让钱自己生钱。
为什么理财知识不可能从学校获得?从确保整个社会高效、安全的运转角度,学校希望把人培养成标准零件,随时可以替换。从社会角度来看,这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但是从个人角度看,这有问题。没有人希望自己随时可以被替换。大家都希望自己无可替代、自己的价值不断成长,这与社会效率的需求是违背的。怎么克服?需要自己用觉醒和成长去克服。对于金钱认知的觉醒,是人生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自我觉醒到对孩子的启蒙教育,都需要我们自己首先花时间研究金钱,理解投资。这是学习投资这件事超出财务目标的意义所在。
三、学理财更多地是为了学会一种量化思维
我学股票,不仅仅是看股票,而是学会用发展眼光看问题。学会用现在的线索,观未来。学会量化思维、估值思维。
再举个例子:越来越多的人从大公司走出来,加入初创企业,为的就是能改变命运。但是回顾过去十几年,那些在早年就加入BAT的工程师们,命运却各不相同,为什么?往回追随几年,BAT三家公司为什么只有阿里的人财务自由的比例最高?
因为阿里在BAT三家公司中上市最晚,阿里的同学被迫拿着股票很多年。而百度和腾讯上市较早,上市之后虽然股票有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值,但是大部分拿到原始股的同学因为各种诱惑和煎熬,拿不住股票。这一点同样也出现在蚂蚁身上,原本蚂蚁在3年前上市,一直因为各种情况「耽误」到现在,所以蚂蚁的同学的股票也一直捂到现在,「被迫」增值很多。
即使你在牛逼的公司,也必须理解股票,理解投资,理解创业,否则损失极大。在理解这一点的基础上,我们应该为了培养自己对投资创业的认知,付出一切努力。
四、学理财更多地是为了理解创造财富的基本逻辑
白手起家的普通人之所以能改变命运,大多与创业和投资相关,而投资和创业本身就息息相关。作为普通人,如果无法深刻的理解创业和投资,将无法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无论你在公司做职员,做自由职业还是创业中,都需要想清楚下面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的答案,直接决定了你创造财富的模式、规模和成长性。
问题1 –你的钱在哪里?(公司、老板还是客户那里)
问题2–如何创造独特价值〔怎样拥有定价权)?
问题3 –你创造的价值可以被衡量吗?(Measure)
问题4–你创造的价值可拓展吗?(Scale)
每天问问自己这些问题,才能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