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将接下来一系列作为如何考上教师岗位的开篇。
2020年注定是难忘的一年
2020年,注定是个难忘的年份,不仅是某个人难忘的一年,还是许许多多人的共同回忆。
在这一年之前,很多人都不知道深圳教师的工资那么高。不仅仅是深圳,很多人不知道珠三角的教师工资那么高,还有一个珠海。珠海在深圳影响下,2020年的教师招聘结果,结果同样令人惊奇。
在这一年之前,很多天坑专业的人饱受困扰,未来该何去何从。其实,考深圳教师是最好的选择,连笔试都不需要准备。
在这一年之前,或这一年之后,才是我毕业的那一年,我的求职之路绝不会那么曲折。但是,从结果来看,又只能说,这是好事多磨。
记得留在家里准备考试的时候,爸爸妈妈没有说什么。反而是那些亲戚喜欢给我一些“为我好”的建议。
比如,留在家乡,去某所刚建好,宣传会给新教师每年20w的新学校。
比如,留在市区某所新建定位比较高的公办中学。
比如,不要死磕一线城市,退一步去珠三角。
如果我早就把这些建议作为我的备选项,怎么会还没有签约呢?
如果我只需要一个一线教师的岗位,我怎么会在拿到offer之后又放手了呢?
如果还有许许多多的机会,我都不去尝试,选择退缩,我是否会原谅自己的懦弱?答案是,不会!
如果在拼尽全力后,确实不如别人,那我输的心甘情愿。
我会在资格审查现场跟工作人员要回我的个人资料,选择另一个竞争较小的岗位。
我会积极地跟工作人员聊天,希望获得他的“青睐”。
我会不断地去尝试、去学习,跟上一届考上的学长学姐聊天,进行反思、获取经验。
终于,结束了。
现在时间来到2020年6月,一个没有考试的下午,距离吃饭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安静的微信群突然间炸了开来,群里出现一个链接,招聘结果出来了。网络没有延迟,我打开了网页,往下拉,打开了体检公告最下面的pdf文档。我看到了我的名字,再看分数,对的上,这是我的分数,结果出来了。
终于,结束了!
我考到想吐。考试并不痛苦,痛苦的是在路上的奔波,和一次次等待结果。记得在某一天,曾经考过三场。一场无领导小组讨论,一场笔试,中午还通过视频跟深圳某区进行线上面谈。
第一个好消息来了,第二个好消息很快就来了。这两个好消息的到来,我并非是没有预感,考完这两场之后,心情异常平静,就是夜晚在走黑路,这条路快要走到尽头的感觉。
后面我总结了一个上岸理论,曾经想分享给一个小伙伴,可惜他没兴趣。这个理论就是,当你有第一个好消息的时候,第二个好消息就不远了。
拿到第一个offer,说明初步掌握了找工作技巧,就算第一个offer是不太满意的,继续考,第二个满意的offer就会来到你身边。
然而,这两个offer,都是我十分满意的。除了这两个offer以外,还有两个offer,同样是一线城市的,因为岗位和区位的因素,是我不打算考虑的。
在一切确定之后,有个朋友跟我说,能坚持到现在真的了不起,很多人根本不会坚持到最后一刻,大部分人会在差不多的时候,选择一个差不多的结果。
如果选择一个差不多的结果,那么往后的每一天,我都将会在后悔之中度过。
最后,祝愿每个人最后都能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