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了今年“三农”领域重点工作,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文件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六个方面对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画出了“路线图”,布下好了“先手棋”,明确了“主心骨”。
文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做好“三农”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文件提出,要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一号文件也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中国人口占世界的 17.9%,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 7%。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已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而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对落实“三农”发展问题非常重要。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重点是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着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文件指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三产融合的目的是突破农业产业附加值过低的制约瓶颈,以优化结构并合理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其交叉集成可不断生成新的开发业态、新的技术集成、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空间布局等,有助于有效打破传统的乡村产业开发与经营格局,形成强劲的乡村产业振兴态势。近年来,乡村三产融合发展的优势与后劲已得以显现,国家层面相继出台相关顶层设计与扶持政策,各地探索了科技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基地、田园大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等,农业三产融合的路径愈发清晰,战略实施的抓手愈发明确。
文件提出,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要确保乡村建设取得实效,需要构建有效推进机制,将配置的公共资源、动员的社会资源因地制宜组合优化好,改善乡村自我发展软硬件设施,提升内生发展动力。通过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三提升”绘就高质量乡村宜居宜业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