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四季的月亮,春天时而朦胧,夏天渐近高远,秋天多有朗润,冬天却趋冷爽。然而,我更喜欢其中的故乡秋月。
在我孩提时,故乡的秋月给我留下的是美好、奥秘而又神奇的记忆。
初闻秋雁已无蝉,
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每年秋风渐凉时,望着那轮大如玉盘的秋月,聆听着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仿佛真的看到了嫦娥怀抱玉兔翩翩起舞,也仿佛闻到了吴刚殷勤捧出的桂花酒香。
故乡秋月的美好和令人神往,还囿于它有一个同样美好和令人神往的背景环境——古朴幽静的村庄,低矮洁净的房舍,馨香碧绿的瓜架,硕果累累的千顷梨园……
傍晚时分,忙碌一天的人们纷纷回到自己的家中,房舍上空立刻飘出缕缕炊烟,锅碗瓢盆奏响了新一轮的生活乐章。
夜幕徐徐降临,那轮秋月悄悄地从瓜架的底部缓缓升起,然后顺着瓜蔓向上突然跃上屋顶,又爬到梨花树上,在莽莽的梨园中穿行。
此时,四周瞬间静寂了下来,乘着月色南飞的群雁从村庄上空悄然掠过,蟋蟀停止了秋琴的弹拨,夜莺的低唱也戛然而止。
这一切,犹如神笔绘出的一幅动态泼墨画卷,美得让人啧啧赞叹,静得使人唏嘘不已。
这静与美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引力,令人沉思遐想,叫人充实而又富有盎然生机!
我曾想,如果没有那古朴低矮的村舍,没有那绿叶缠绕的瓜架,没有那无际的梨园,那轮秋月该是何等的孤单与寂寥?生活又是何等的乏味与空荡?
长辈们常说,故乡的秋月是一盞引路明灯,当你在夜晚迷失方向的时候,就跟着月亮走,它总会帮你找到回家的路。
以前对这句话我还有些迷茫、疑惑,长大后到异地求学谋生,在坎坷艰难的人生路上渐渐悟出了其中的奥秘道理。
不是吗?每每遇到挫折与困惑时,我都习惯地走出家门,抬头仰望夜空,心中想着故乡的那轮秋月,眼界顿时开阔,心境渐渐豁朗,向前的脚步也就更加坚定了。
我离开故乡已经多年了,但是,无论走到哪里,一直唯恐失去心中的那轮秋月。
秋宵月色胜春宵,
万里天涯静寂寥。
近来数夜飞霜重,
只恐婆娑树叶凋。
故乡的秋月啊,你是我人生的指路明灯,你是故乡人心中的希望与力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