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高明也,山南曰阳,水北曰阳;
“朔”,月亮从农历每月初一开始由弦月向满月复苏。
“阳”与“朔”结合成“阳朔”,则有一种暑寒交叠中猝不及防的清冽之感,清凉的、透彻地,我先入为主地裁定它是文艺的。
在去阳朔之前,丽江的驴友告诉我阳朔的青年旅社她愿意待上一个月,湘西的驴友告诉我阳朔的山水比桂林的更甚,重庆的好友告诉我一定要去阳朔吃啤酒鱼那里的巨好吃……在他们的口口声声里,我听到了对阳朔的百般赞许,我由此心向往之。
“谢大姐啤酒鱼”是我到阳朔后吃的第一家啤酒鱼,但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吃。啤酒鱼的做法是鱼杀好后不刮鱼鳞,放入油锅炸到两面金黄,再加入啤酒酱油辣椒青椒蕃茄等佐料,加盖闷至入味就出锅。值得一提的是,当地人都直接吃鱼鳞,他们说鱼鳞营养价值高。随遇而安的我最擅长入乡随俗了,所以我也吃鱼鳞,哈哈。
在去阳朔之前,我去过祖国大地上许多号称文艺范十足的地方:被阳光慵懒的丽江、被海水滋养的鼓浪屿、清茶小舟相伴的周庄、石桥小河盘绕的西塘、沈从文笔下的凤凰古城、十三朝古都西安……我对文艺早已有了自己的主意。
文艺可以是如画、如梦、如痴、如醉的自然风景;文艺可以是灵魂与目光、血肉与心灵交错的圣地。但,文艺绝不能是脱脂无糖低卡非油炸的寡味状态,决不能是被标榜健康、让胖子宽慰的虚妄产品,决不能是为了文艺而文艺。
为文艺而文艺的,就像桂林的【两江四湖】,人工造景,金碧辉煌的灯光、灯塔,熏染着浓浓的金属气息。纵有歌女隔江犹唱,夜游时依然挡不住到此一游的游客风味;纵有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灵气,还是明显感觉自己在被文艺。人工干预得越多,库存的灵气就越不足。
我理想中的文艺,不能脱离大众的生活太远太远;我理想中的文艺,需要能看见人们的面孔和诚恳的眼神,需要能感受到触动人心的可贵的东西;我理想中的文艺,也许淡淡的初看没有什么味道,但生活的质感和细腻的质地会叫人百看而不厌。
彼时在想阳朔会有多文艺?脚步就已飞奔去了那块热土。2015年6月24日,是从桂林到阳朔,下了汽车站,随着高温热浪而来的是当地蜂拥而上的拉客阿姨,被紫外线高度宠爱的当地居民,身着粗布碎花衣裳,一顶浅色帽子,最大的共同点乃是别着一个收钱用的腰包。我的目光在阳光照耀下有些眩晕,在拉客阿姨像钞票一样的门票啊船票啊的晃动中就更眩晕了,他们吆喝着漓江竹筏,他们吆喝着遇龙河漂流,他们吆喝着某某住宿,他们吆喝着他们的最物美价廉,我被迫听着听着,脑袋也要眩晕了。
砍价什么的,我不太擅长,所以就跳过与拉客阿姨斗智斗勇的环节,后面买票都是在去哪儿网上团购的。戳穿真相这事儿我也似乎不太擅长,竟然眼睁睁看着售票员多收了我5元车票,随到随开的阳朔回桂林大巴车上,坐我旁边的是一个当地人,很朴实的老爷爷,他从口袋里掏出了20元,售票员在我眼皮底下找给他5元,我的却被收20。许是地方保护,我还没学会当地话长得也不似当地人,就自然没被保护。罢了,他们生活也不易的。
从车站到住处我没选择被“砍”,而选择了步行。事实证明,阳朔就一个巴掌大的地方,客栈从汽车站走过去10分钟就到了。预订的是阳朔老班长国际青年旅社,在叠翠路那边。订的是山景房,由于期待太高导致失望来得太猛烈。所谓山景房,就是一个山顶阁楼改造的房间,盛夏屋顶的温度烘烤得人像蒸桑拿,空调开至18°室内还是纹丝不动的高温,我由此汗蒸了一晚上。这真是一个失败的体验。唯独,洗手间在阳台,看着屋顶刷牙的体验还算别致些。
【单车】
我是一个很喜欢骑单车的人,一个单车就可以买断一个四季。来到阳朔后,旅行第一件事就是租个单车骑行去,骑行十里画廊,骑行整个阳朔。善良的当地人帮我在单车锁骨上装上了伞,我在似有非有的遮阳中畅快地骑行着。哈哈,我多么擅长精神胜利法。防晒黑和尽兴比起来,我必然心怡后者。一路骑行,相伴我的是各种车各种人各种人工的非人工的景,和各种叫嚷各种被汗水被雨水浸渍的闷热与潮湿。其实都不知道吸了多少的灰尘,脸上积了一个硬币厚度的灰啊。
路上的山峦叠嶂很美,不禁叫我吟诵起一句诗:水是青罗带,山是碧玉簪。
美中不足的是,没有骑行的专门道路,车来车往的还是有些不安全。沿途的人工景点有些煞风景,譬如薰衣草园,稀稀拉拉的紫色花骨朵渐次点在那里,被篱笆围住,被门票圈住。再譬如大榕树、蝴蝶谷等景区,噱头太足,难免失了灵气。
【徒步】
我也是一个很喜欢徒步的人,身体累着,心灵方充实。从阳朔到兴坪,二三十公里,六七月份的酷暑天儿,阳光毒辣,我却毫无畏惧地穿着一双板鞋就随着组织踏上行程。
【漂流】
漓江竹筏是机动筏,发动机马力够足的话,能让你坐出游艇的感觉。
行船一路,也没和掌船的大叔凑上话。大叔非常腼腆,不苟言笑的,问一句回答几个字词,哈哈。许是对过往游人习以为常了吧,没有太多热情再去好奇别人的生活。
已亲身搜集完人民币背面的所有图案,心满意足了。这20元背面的图案是黄布滩倒影,非常醉人。再加上撑着一支竹筏的人,这画面就非常文艺了。行船沿途,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印象刘三姐】
是个好唱段,无愧印象系列之鼻祖。尽管侗族语言听不懂,但我能感受到侗族人对自己文化的极度热爱,他们手持火把从水中走来的气势很宏大,他们在水上跳舞、对着山歌,山歌一直萦绕在耳旁很好听。里面穿插的汉语唱段很美呢,很是文艺。
【银子岩】
“游了银子岩,一世不缺钱”的标语增添了银子岩的人气。银子岩人很多,不好走,拍照的还要拍长队呢。出去银子岩时是十八弯的伴手礼店铺,这,都是套路呀!
【西街】
阳朔外国人很多,个个精神抖擞的样子。有不少外国友人在西街开了店铺,几乎所有的招牌都是英文,给西街染上了一笔异域色彩,西街得名“洋人街”。据说,西街是外国人在中国最密集的一条街,涉外婚姻比例之高是全中国之最。
但西街在我眼里,不过就是一条不太长的古街,和丽江的五一街、七一街差不多,现在都发展成了商业街。我不太喜欢西街,夜晚的西街人山人海,走一步都非常困难,简直不需要主动走,是后面的人推着走的。呵呵,和小伙伴除非镣铐拷在一起才不会走散呢。
西街,他们都说你很洋气,有很多老外,但我不会为你中毒,不会为你中毒。
当我把这篇小文分享出去后,一位广西朋友如是说:这只是表面一些感受,繁华落尽温婉凄美是一种红尘丽影,而广西桂林却是一种质朴的厚重的野性……文化艺术是人类对生活体验的一种创意性表现,世界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千差万别……阳朔西街上有徐悲鸿曾经创作的庭园,当地有漓江画派,历史上秦皇建的最南的一个桂林郡,及灵渠(将我国华南第一峰~猫儿山)一水分南至漓江,一水北分至湘江;民国时期是桂系军阀的政治中心;今天的广西师大就在古城墙里的王城;新中国成立前,红军在长征前在桂林地区发生了震撼历史的“湘江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