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慢性子和急性子

       从小到大,家里人都说我是个慢性子。后来自己结婚生子有小家庭了,夫家的人也是这么说。确实,我做很多事情就是比别人慢一些。很长一段时间,家人为此批评我,我也经常为自己做事情慢而烦恼。比如做同样一顿饭,我老公只需要半个小时,而我需要2个小时。同样一件工作,我的同事可能一天就办完了,而我可能要三天。早上从喊孩子起床到送他出门,我经常要搞一个小时,而且过程还手忙脚乱的,经常出门还忘了东西——据老公说,做事麻利的公公婆婆在旁边都看不下去了,索性起床做了早饭后就出门遛弯,眼不见心不烦。

       我也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慢性子。但是,今天的一件小事,我发现其实我也有做事着急的时候。今天从手机上往电脑上用QQ传文件的时候,电脑提醒我,可以将手机中的照片导入到电脑中。我手机里几年的照片都没有清理,几十个G,最近手机都有一点卡了,这个提醒正中我的下怀。于是我就开始按照指示操作。

       我先是框选要复制的照片和视频。这次我可不慢,打算一口气全部选好复制。因为照片的时间跨度太长,一口气把所有框框选完,就花了我近20分钟,点了导入以后,我就去吃饭了。结果,等我吃完饭回来一看,因为导入的文件太多,时间花得很长,中途电脑因无操作自动锁屏,导入就中断了,没有成功。我只好从头再来。这次我就改变做法了,一次只选几天的。导入一批就从手机上删掉一批。花了半个小时,这个事情总算做完了。

       做着做着,我忽然想,其实我做这件事的时候,也是挺急的嘛,就想一下子一口气做完。结果反而是欲速而未达。可见我也不是什么事情什么时候都是慢性子啊,也又急性子的时候。

       所以说,其实没有必要给自己贴上“急性子”、“慢性子”的标签。贴了标签容易自我限制,而是应该就事论事。遇到每一件事,如果做慢了,影响了自己的其他生活,或者自己的其他事情,或者其他的人,那么,就事论事地想办法改变。做急了导致效果不好,也是如此。如果本来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也可以就保持自己原有的风格。比如,我做饭慢,是因为我做得少,对做饭也没有兴趣,所以,索性就和老公商量好,这件家务由他承担。早上照顾孩子出门,我就把我们每天早上的事情尽量规划好,养成一些习惯做法,再加上早起20分钟,也就可以解决。工作上,就算比同事速度慢一些,但也没有超过时间底线,而且因为考虑得更加周全效果更好,就更加不是问题了。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大概就是这样的过程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先看两则小故事: “从前,有一县太爷和三个衙役,三衙役性格各异--急性子,慢性子和贪便宜。 一天,县太爷受一乡绅邀...
    王淦阅读 27,587评论 0 1
  • 解佩令 杏花微雨,月明风绕。 问长安、何以缥缈? 不过红颜,纵纸笔、深留夕照。 赋长门、换君一眺。 青尊黄酒,朝颜...
    野渡ing阅读 237评论 0 7
  • 特战一连九班 入营第一天 肖云升:二位班长之一,刚到宿舍时跟同学们交流不太多,很稳重有大哥哥的样子,在宿舍里帮助小...
    阿政_阅读 497评论 2 1
  • 二十岁的女孩子,刚刚从高中进入大学,从一个小一点的圈子迈入到一个大一点的圈子。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们大部分都是在爸...
    不被驯服的象啊阅读 1,835评论 10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