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问儿子长大后想做什么工作时,儿子说当然是科学家,长大了我要发明最厉害的机甲机器人,打败所有的坏蛋!
从孩子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模样。
那时的我自然看不到今天,但理所当然的有过很多理想:教师,可以培育祖国的花朵;医生,可以救死扶伤;航天员,可以探索宇宙的秘密……似乎每一种职业都有它神圣的一面。
可能当时最没有想过的就是如今平庸的自己和平凡的生活。
在家里每天必须干而且要干的仔细认真的就是做家务、做饭,关注父母的生活、健康,准时的接送孩子,为孩子们的吃穿住行绞尽脑汁……而工作呢,也不是那种为英雄主义而生的高尚工种。
所以,生活中我们总是有两个自我,一个为自己而活,一个为别人而活。
当我完成了手头的工作时,我可以拿起手边的书,当孩子们都睡下时,我可以在键盘上敲下自己想表达的言语,当我突然想到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时,我可以用文字把那个未圆的梦圆上!
我为我有读书的爱好而庆幸,也为能在不惑之年还能坚持这样的爱好而自豪。
大家都会有不同的爱好和兴趣,有人喜欢打牌,有人独爱钓鱼,有人热衷烧饭,有人乐于跑步。
而在我看来,读书就是在游历,没有精力、时间、实力去把这个世界看个遍,但书籍却可以带我经历万千。
那些前朝的岁月,那些不堪的回首,那些内心的羁绊,那些无法言表的幸福,也许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跨越时空后终于和我产生了共鸣!
罗辑站在人类的坟墓前,经历了数次生死、跨越了几个世纪的他终于走到了太阳系毁灭的那一天,是该了结了,带着百余年的地球岁月,葬于宇宙间!
整个青春书感觉都被针对的余周周,终于靠着运气和实力收获了林杨的爱情,两个人在北清的学习和以后的生活都是一种不必言说的后话,幸福圆满在这一刻具体化!
富贵佝偻着身子站在夕阳下时,会后悔当年的放浪形骸吗?也许他在内心早就认了命,自己是最后一张底牌了,只要他不翻,就不会输给命运!
少平和外星人接触的时候,第一个印入脑海的想法一定是:能不能把晓霞复活?可爱的人呐,你知道有多少人陪你伤心吗?多年以后,那个年代的故事仍感染并将继续感染着无数人。还有双水村、东拉河、石圪节……这些印记都将和你们一起刻在无数人的脑海里!
文字让人类的历史能够流传下来,而这些小说大多数只是描述短时间发生的事情而已,强如《平凡的世界》,描写的也不过是三五年间围绕少安、少平以及他们周边的人所发生的反应时代问题的故事。
读一部书可以把许多个人三五年的经历品尝,当你啃下一个又一个的大部头后,无数复杂的情感混杂在心间。
三毛关于撒哈拉的作品中,那些非洲的人文、地理都让我这个长年在温带季风气候中的山东人浮想联翩;读季羡林先生众多关于北大的散文,常常让我有种畅游燕园的假象;张爱玲带我走进40年代的上海和香港,落寞的贵族仿佛失势的贾府,字里行间都是压抑!
未来的读书道路还很漫长,人说“学而优则仕”,而读书人的内心多少人有“读而优则作”的想法,我也创作了几篇属于自己的“大作”,算是多年读书成果的检验,我相信我不会在读书和创作的道路上停滞不前,因为我希望我的世界更加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