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会是怎样一种体验呢?朝九晚五?按部就班?耳提面命?后来,我才发觉,这是一个会让人上瘾的职业,特别是不间断地目睹大师的上课风采,会让你发出“哇,课原来这么有看头!”“怎么想到的?也太牛了吧!”“这些孩子怎么个个素质这么高?这老师也太优秀了吧?”等等这些惊叹,瞬间弱弱的你充满斗志,开始构想自己的宏图伟业。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没有什么执教经验,关于教育的印度电影倒是看过几部,三傻大闹宝莱坞,起跑线,嗝嗝老师,地球上的星星等,我对于教育,对于课堂的向往,也说不清是什么,只觉得电影中在欢愉的环境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中,孩子们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去探寻,他们会惊叹“原来可以这么学”,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的这种感觉很好,学习是一件很享受的事。而现实中,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比如学习数学,比如学习数学中的计算方法,面积、体积推导公式等等,即使理解了你还得有规范的做题过程,思维能否迸发出智慧火花有时可能需要冷静的思考,片面追求有趣有时候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刺激。
昨天有幸听了三节优秀的同课异构课例,各有千秋,本人受益良多,教学内容:五年级上的组合图形的面积,核心是将组合图形的面积转化为求基本图形的面积和,主要方法是切割法、添补法。这样说起来,本课要解决的问题就很明了,但如何上得出彩呢?在听了四位很优秀的老师的课,才发现原来课可以这么上:
一、强化生生互动
老师在一堂课上只起辅助的作用,让孩子们动手动脑分享想法,小组分享时有秩序,小组成员充分发表想法,其他学生进行质疑,这样逐个去解决问题,弱化老师的引导作用,强化生生互动。
整个过程,其实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孩子们如何做到训练有素,放手让孩子们去说,我们如何在孩子们话题跑偏时,把孩子们的关注带回到某个问题。当孩子们有好多观点分享,但时间不允许,如何不至于使孩子们失落,其中一位授课老师给了我启发,可以利用倒计时规定时间,或者当一名学生提到重点,刚好也是你希望呈现给大家的点,这时,你可以放慢节奏,缓缓地说“等一等,我们来思考这个问题,他说得有道理吗?”把孩子们只是一味顾着表达的心思转向思考本身。
二、有取舍地突出本课亮点
对于每一堂课,我们都会有很多思考,希望自己的课堂内容饱满,我们的老师们在定位上各有侧重:
1、学生对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格式规范性,孩子们从拿到一个组合图形开始思考如何转化成组合图形,再细致到做题的步骤,这样一来,孩子们在之后练习题中拿到题目能更有条不紊地解决问题;
2、侧重强化“转化”的思想,在孩子们表达的过程中,适时总结这是利用转化为基本图形的方法,把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事物,我们还在哪些地方用过转化思想呢?这样一来,孩子们在本课的学习后能更深刻地记住了转化这个词,同时将之前学习的梯形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等等的推导与转化思想建立联系;
3、一堂课重点把一道题做细致,孩子们尽情挖掘,方法多样化的展示。我们的其中一位授课老师整堂课35分钟都在解决一个问题,给了充足的时间7分钟左右让孩子们去讨论。后来在展示环节,第一名同学带着小组内五种常见的方法(分和补)向大家介绍,(期间老师用幽默的语言与孩子们互动,由孩子们发现做题需要注意的细节),在老师的一句“这么多种方法,看得有点乱,你能给它分分类吗?”孩子们开始发言“一类分为辅助线在里面,分成了几种我们认识的基本图形,一类为辅助线在外面,补成大的长方形减去小的正方形”,老师很认真地倾听,当孩子说到“这两种方法一类就是在做加法计算,一类就是在做减法运算”时,老师及时提出“那这两类方法名称,就叫“加法”和“减法”怎样?”孩子们开始往补和添的方向一步步思考。至此,把常见的几种方法进行了介绍,孩子们兴致也很高。
在第一名学生发言过后,只见️这名老师拿出具有分割又有填补方法的做法进行展示,之后又展示了涉及平移旋转的分和补,一步步深入,把孩子们的智慧一一进行剖析。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这名老师看起来漫不经心的聊天式上课,实际上在孩子们进行独立做题小组讨论时就已经开始了作品的收集,最有效地集中孩子们的智慧,上台展示的作品顺序也是排好的,而在孩子一人展示时如何调动全班孩子饿兴趣呢?这名老师也是很有技巧,是跟孩子们一起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只听台上孩子汇报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