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看网上的招聘信息、实习信息。
突然想到如果自己一开始找的不是现在这份实习,那经历体验应该很不同吧。
如果这份实习对再找工作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如果已经知道了实习的内容就是现在每天在做的事,如果把时光机调回两个月前,提问,你还愿不愿意重选一份实习?
默默想了十几秒。不愿意。
很高兴遇见雪姐俊俊这群人,很高兴有机会了解潮州工艺,很高兴看到一个陌生行业的工作日常,很高兴自己的文字尚能得到尊重与珍视,很高兴跟姐姐们学到了为人处事的技巧。
有趣的东西总有落地性;落了地,终究要面向琐碎与压力。这是实习这段时间以来最大的感受。
认识不久的华农杨同学,技术宅,鸡窝头,黑镜框,校服裤,沉默少言,笑起来有点萌。聊开了之后发现,不拘小节、常居院楼、忙于做事、在老师中间保持中立姿态——他做这些是因为还有一点想坚持的东西、一点聪明和清醒。美感、有趣、idea,在落地过程中要经历多少东西,真是很难去预估,更难去平衡工作、生存、个人空间这类问题。看到了不易和固执,才懂得体谅与自我更新。不惯评价别人,但这个人的做事风格是我喜欢的,还有我们的蔓女神。
(唉明明已经是师姐了,为什么脑子里还是塞满了一根筋的任性和幼稚)
潮州回来后先下了车,跟大家say bye时还是感觉有一点不舍,虽然和大多数人并不熟悉,虽然过程中有很多bug。
会不舍大概是因为还留恋大学期间好奇探索、积极参加工作坊和各种活动的感觉、留恋大家一起工作吃饭喝茶聊天吐槽玩闹不用闷头工作的轻松、留恋每位工艺师傅的作品故事眼神和潮音,也可能是预感到了再见之后的再也不见,预感到了想要但还没来得及变成好朋友的人从此就要天涯路远。
中文系学子的忧桑和淡漠就是这种套路。看了太多再也不见和天涯路远,轮到自己时不会不敏感,无法不感伤,也没理由不若无其事地转身。
就像月底将要告别这份实习,A安然自若,B沉默道别。A与B都是同一个自己。
关于聚散,一贯消极,但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改变。
转身之后的忍不住回头,转身之后的忍不住牵挂,
其实也蛮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