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走进一个新的班级,我们孩子会给我们贴上标签:这是新老师。或许有的孩子会这么去想:这个老师刚来,对于我的一切他都不了解,我有多糟糕他都不知道。但是,真的是这样么,老师真的一无所知么?只要是有点责任心老师,早就做好了功课,谈不上对所有学生了如指掌,但略知一二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每个班的学生这么多,怎么可能个个都聪明,个个都优秀,个个都能拿A+,这种神仙班级在人间少之则少,就好比富裕的大户人家,那也是少个别,大多数的家庭都是普通、平凡的人,但能够为这个美好的世界奉献力量都是这些大多数的平凡人。这样想来,你的学生会不会比优秀更优秀。
有这么一位学生,从一年级开始都出现“补差手册”一栏表中,他成功吸引了我的目光。第一堂语文课上,他不会读书,识字量不够,能跟上我们的节奏也是举步维艰的事情。我隐约的感受到了其他同学对他不排斥但也不友好。在闲聊当中,已经有老师指明告知我他的悲惨的身世,这种身世我好像知道的多了,没有多大的触动,只是觉得他更可怜了。我想了很久,到底要怎么帮他,他最需要我怎样的帮助,我想了很久,我渐渐明白了一些。
在位置的安排上,我们班是落单数的,因此会有人单独坐那个贵宾级别的宝座。我并没有给这个“待遇”给他,即使他不会读书,不交作业。我安排他在第一排坐着,或许我看出了大多数同学的对我这么安排的诧异。后来,他不交作业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我开始尝试了另一种做法。我把王老师资源库里的100首儿童诗整理出来,选择了一首最简单的给他,让他带回家自己读,或许明天我就可以收到他的作业了,至少这样的作业我可以随时指导他完成,毕竟他天天都在说母语。
我还观察到,今天他开始有点认真把书捧起,就算是假模假式地张口,吐不出字,我依然觉得他有在向我们靠拢。
两个星期的相处,我知道他的身上一直带着“差生”的这个标签,就像枷锁,牢牢地绑在他的身上,他有可能全然不知,因为他早已习惯被同伴这样另眼相看,好比班干部竞选会上,他可能一不小心填错了,竟然参与了小组长的评选,当提名选举时,这群善良的同伴们发出了惊讶的声音念着他的名字,表示不可思议。我想,我能给他最大的帮助就是辅助他慢慢撕掉这样的标签,也只有我可以帮他了。
一个我们眼中的“成绩差生”,如果继续贴着标签他还能走多远?可想而知。如果在教室里有同伴在时不断鼓励他,表扬他,他又会走多远?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