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在地铁上见到一幕。
车厢里一对母子,妈妈约摸40出头,儿子8、9岁左右。这孩子如同一个大马力电陀螺,锁定了齐齐几个车厢的目光:
他时而像猴儿般在车厢内立柱和吊杆上爬高高,时而跳回妈妈身边的座位,肆无忌惮踩踩蹦蹦,下一秒又抓着立柱玩起了转圈圈。上蹿下跳声动不止,丝毫没有暂停的意思,完全把车厢当成了自家游乐场。
而他妈妈捧着个IPAD,带着耳机,悠然淡定在座,偶尔抬眼迎向儿子,嘴角扬起慈母的微笑。
地铁到站车门打开,走进来一位手拿kindle的妙龄女子,径直坐在了那妈妈身边、被那男孩踩踏过的座位上。
女子才坐定几秒,喧哗间“啪”一声闷响,kindle摔到了地上,原来疯玩的男孩撞了女子的胳膊。
女子黑脸蹲下身捡起kindle,让我惊叹的是那妈妈的反应:她只顾将儿子搂到怀里,丝毫无视受害者嫌恶的冷眼,更没有让孩子说一句抱歉的话哪怕是“不好意思!”。
地铁到站,妈妈起身带着儿子,在众目睽睽下若无其事地下车了。
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无视自家熊孩子的任性妄为,面对周围的反感侧目如此自然钝感。同为母亲的我,真是被这位妈妈的强大小宇宙给震惊了!
2.
八九岁的孩子,也应该是上小学了。话说连幼儿园的宝宝们都被教导要知礼仪懂礼貌,公共场所遵守社会公德,如果仅以一句“熊孩子不懂事”来解释这个男孩的行为,我万万不敢苟同。
又想起身边发生的一件小事。
一岁半的女儿在小区里有一个玩伴小姐姐,比她大4个月,平日我们家长上班了,两家老人常带俩孩子相互串门。
有天下班回到家,奶奶提到今天带女儿去小姐姐家玩,两个孩子因为争抢玩具起了小冲突,小姐姐推了女儿几把。女儿没哭,只是有点发愣。我抚着女儿的小肩膀对她说:“没关系,妮巴是勇敢大气的宝宝。姐姐不是故意推你的。你要舍得和姐姐分享你的玩具喔,姐姐也会更乐意和你一起玩的。”
当晚,我收到了对方妈妈的微信:“妮巴妈妈,今天太抱歉了!改天我带娃娃登门道歉。”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正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对自己的物品有较强的归属感,不愿意分享玩具并不和“自私”相关联。只要孩子间的冲突不涉及到人身安全问题,家长不必过多介入,完全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去尝试面对和处理。
我很轻松地回复:“没关系!孩子玩耍之间有点小冲突很正常。你不必想得这样严重。”
对方回复:“嗯,谢谢!但我还是要让她明白,什么行为是不对的。”
老公经常叮嘱家里人:“要把宝宝当个大人看待,不能因为她还小,就可以对她说谎,或者不给她讲道理。”我深以为然。才一岁半的女儿,看妈妈下班回家会主动拿靠垫示意我坐下休息;逛超市时,她拿了炫彩的糖果在手里把玩,我给她讲宝宝还小,不适合吃这些零食,她露出一脸若有所思的表情,把玩够了还是把糖果放回货架,不会不依不饶吵着要买。
孩子的所谓懂事,一半源自成长自带的禀赋,一半来自家长给予信任和耐心。
讲真,很多时候,是做家长的太不把孩子的情商和理解能力当回事了。
总拿“小孩子懂什么?”的口头禅当万金油抹,在孩子本可以从观察、试错中去学习理解规范和规则的年龄,硬为他竖起“无知者无罪”的保护墙;当孩子长大进入社会时,心智发展滞后于年龄,他们可能会犯下“无知者无畏”的大错,或者遭遇现实生活和社会规范的迎头痛击。
3.
最近,北师大名师钱志亮一篇名为《千辛万苦,终于把孩子养成了白眼狼》的文章刷屏了家长圈。文章能引发如此强大的共鸣,恰因其点中了不少中国父母的痛穴。
父母毫无底线地付出和满足、缺乏界限地事事代劳、丧失原则地放纵孩子的所有失当行为,正是把孩子养成白眼狼的元凶。
吸血啃老族、人前光鲜阔绰背后苛索父母的幽灵族,心理潜台词无外乎“你的存在,本来就是为了满足我的需求”。
还有那些让人痛心疾首的社会新闻主角:驾车伤人后惧怕伤者报案进而补刀杀人的药家鑫、心理纠结失衡而毒杀室友的林森浩、因留学费用问题与母亲争执竟而机场弑母的汪佳晶。
心中缺乏道德良知约束和对社会规范、法律的敬畏,不论表面上接受过多少教育、拥有多高的学位资历,在本应以成年人的成熟理智去面对问题的命运抉择当口,这些体面身份伪装下的熊孩子,却极有可能变成如恶魔附身的狼孩子!
诚如文章所言,父母养育孩子虽不求回报,“但如果哪天,孩子因为父母给不了他想要的而心生怨恨,这恐怕是身为父母最寒心的事情”。
4.
父母本来就无法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无法庇佑他的一生;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宝贵资源就是有原则的爱、真善美的价值观,教会他们有能力积极、独立而有尊严地创造自己的人生。让孩子懂得为所得而感恩,不任由其滋长出周围一切都该无条件满足他私欲的幻想。
任何人都不是世界的中心,没有理由总要求他人和社会为自己的欢喜和自由让路。只有建立在同理心、彼此尊重界限和维护公共契约基础上的社会和谐,才能切实保障个体的应有权益。一个习惯了在家庭里扮演霸道总裁的孩子,面对社会剧情时难免挫败沮丧--毕竟,真实的生活不是他梦幻中的舞台;“You are everything”的催眠曲再动听,也有一天要梦醒。
前段时间,网络文章《不必致歉的—封致歉信》记录了一位婴儿母亲,因为担心孩子在长途飞行途中的哭闹打扰同机乘客,以孩子的口吻写信致歉的真实新闻,一时引发热议。
有人说这位母亲的做法并无必要;我想说,法规命令禁止的是不可做恶的道德底线行为,却远远无法去倡导穷尽人们出于善良之心的种种义举。
婴儿哭闹是生理本能而非主观故意,本就情有可原,母亲却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以孩子监护人的身份,代远未成年的孩子向身边他人表达了一个社会人的责任心和文明涵养;当孩子长大,也会从这件小事中领会家长的精神示范。设想任何一位同机的旅客,在读到这封信时,心中化开的必定是融融暖意和体恤温情。
我们不必奢望每位家长都向新闻里那位母亲看齐;但真心想劝尚不自知的熊家长们一句:别再拿“熊孩子”给自己的不作为当遮羞布了!真为了孩子好,就从省视自身言行,规范言传身教开始吧。
老祖宗早就说过“养不教,父之过”。孩子将来优秀成功,做父母的往往难免自视功高,骄傲欣喜溢于言表;倘若有朝一日,孩子真成了一辈子长不大的熊孩子,做父母的,即便心痛也难逃其咎,又怎能去责怪老师、学校和社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