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朝阳沟》演出之后,可谓是全国人上下,老幼妇孺皆会唱上几句,更让自由恋爱的风气流行起来。有时我们村一夜之间就会来两三个小媳妇,大部分是通过各村看电影认识,或亲戚邻居,或朋友介绍等认识的,都是没有通过家庭之间同意或没有通过媒人介绍的,直接来个生米做成熟饭之后,两家之间然后再走正常程序结婚,有时女方家长无论如何也不同意,甚至以断绝家庭关系相逼追,也不能阻止年轻人相爱,就只能远走高飞,离家出走。在农村,基本上女方愿意的,男方家都同意,毕竟找个媳妇相当难,还需花费很多。自由恋爱结婚的,男方相对花费少的多,也会省很事。
我家东边邻居,姊妹四人,老三是个女儿,由于家境一般,弟兄三人长相也不错,个长身材也不错,只是老大人老实一些,但农活生意之类的事情做的也挺好,可到了结婚年龄也没找到女孩愿意嫁给他,最后没办法,只能用他的妹妹,也就是老三给大哥换个媳妇。如何换的呢?就是三个家庭,通过媒人介绍,A家的女儿嫁到B家当媳妇,B家女儿嫁到C家当媳妇,C家女儿嫁到A家当媳妇,也称之为"三换″。对于三换的家庭来说,基本上是家庭情况相当的几家相互换亲,但也有个别家庭条件特别差,人也缺心眼,看起来傻乎乎的那种,但对于各个家庭来说,换亲都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只要能结婚,生女育女,其它也无所谓了,再说了,一般生育的孩子都比较精明,毕竟上天也许是眷顾每个家庭吧,总要有人来支撑门面。老大结婚了,家里还有老二,老小也都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靠媒人介绍成亲结婚几乎不可能了。老二农闲时就一直出门在外靠唱戏挣钱糊口,在大哥结婚两年后,老二从外地很远的地方领回来个媳妇,长的挺漂亮的,说话也好听,大家都夸老二本事大。在大哥,二哥家都有了孩子后,老小在离家不远的集市上做生意时也谈了个对象,在两家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女孩直接跟过来一块住了。那时候,这种没经过媒人介绍的,都是没有经过登记结婚,而是直接这样住一块,生儿育女了,然后再补办结婚证。经过半年多之后,老小的媳妇回娘家,过了好长时间没回来,当大家以为不会回来时,结果快到春节时,她又回来了,大家都挺高兴的,他们家也特别宠着老小媳妇,一家人欢欢喜喜的迎接新年,很是热闹。象我们这些邻居家的小孩,当然也喜欢去看新娘子,有时也会领到一些好吃,好玩的东西。过了春节后一两个月的时间,老小的媳妇又回娘家了,这一走就再没有回来,邻居家的大伯又为儿子的婚事操起了心。还好,过了大约半年多的时间,老小在他的姐姐家帮忙干活时,他的姐姐家邻居的一位姑娘喜欢上老小,尽管家里父母反对,还是义无反顾的跟着老小过来,住在了一块。然后大伯托人帮忙,好说歹说,又凑了一定数目的钱做聘礼,最后女方父母才勉强答应,正常来往起来。
我本家的一位大伯家,也是有姊妹四个孩子,老小是女孩,和我年龄相当,大哥,二哥,三哥也长的一表人才,长相,说话挺好的,全家人都是老实,实在,善良的人,正正经经的农村人,二哥还会做豆腐生意,老大,老三也在县城经常做些临时工,挣些本分的钱,大伯,大娘老实本分守己的好人。论长相,论人品,论家庭氛围是没得说。可是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就是没有人愿意嫁到他们家,没办法,当最小的女儿到了差不多的年龄时,给老大换了个媳妇,也是三换的那种方式。又过了五年左右,老二还是没有对象,在许多人的劝说下,花钱买了个南方的姑娘做媳妇,还好媳妇干活挺卖力, 也安心过,有了两个孩子,正当大家感到挺满足的时候,不料老二家媳妇回娘家后,再也没有回来,家中二哥只能一人照顾两个小孩,如果有事外出,就只能托付绐大嫂。老三在家一直没说上媳妇,现在五十多岁的人了,就这么单身着。三哥也曾在戏班中干过,工厂里也做过领班,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善良的人长相又不差,怎么就找不到媳妇,难道就因为家庭条件差吗?
也许,在农村,靠媒婆之说会有很多姻缘错失,也只有自己主动去争取,才能打动姑娘的芳心,成就美好的人生姻缘,但愿农村光棍越来越少,人人都拥有美满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