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无意义”

美剧《疑犯追凶》里,说服男主角加入“追凶”事业,只用了一个理由“You need a purpose”。

人人都需要“目的”,需要“意义”。即使这个“意义”是“作一头快乐的猪”,那也是有意义的意义,至少对你自己来说。

所有人都渴望意义,总是不自觉地在锁碎的生活中寻找某种关联,并赋予关联以“意义”,这是对自我的一种虚构,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个人对自我的认知都是一种虚构,没有这种虚构,现实只是一堆散乱、纷杂,除却自身以外没有任何意义的事实。

每个人都如同电影《盗梦空间》里的造梦师,通过赋予意义而在现实世界的内部构建了一个想像的世界,并居于其中。陀螺停止的时刻,便是梦醒时分,独自面对一地的现实碎片。

无意义的世界是荒凉的,承认意义的缺席需要很大的勇气。有信仰的人对意义有满意的答案,对基督徒而言,人生的意义便是“荣耀上帝”。不信教的人通过各种其它方式寻找意义,比如,“献身”于某一项事业(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继承家业光宗耀祖,成功逆袭出人头地,娶到“女神”,相夫教子……);又如,沉迷于某项爱好,以之为类信仰(音乐、绘画、写作、收藏、足球、游戏……);再如,养小孩(这是通过使自己成为别人的依靠而赋予自身以意义,你创造了一个生命,你便没有权利绝望,你满足他的需要,成为他的支柱。人们常常称颂父母的养育之恩,其实子女使父母得以逃离虚无却不常被人提及。)

逃避虚无是场战争,有时,执着于某件事、某个人,不是因为太过留恋,而是因为你自己赋予了它过于沉重的“意义”,放弃就意味着“意义”的崩塌。你无法面对失去意义的世界。在虚构意义的这场战争中败下阵来,你便与周遭的事物“失去了联系”,“失联”的断裂感使人孤独、无望,就像你无力完成一付拼图。

意义因人而异,对意义的追求也就全凭一心,端赖自己是否心安,但人毕竟是社会人,不免总要受外界的影响。现代人很容易焦虑,不能纯粹地追求自己认可的意义,或干脆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意义都是焦虑感的来源。据说现在很流行“内观禅修”,强调“正念”的力量,用“感知当下,心无旁骛”的态度活在当下。在我看来,这就是打断人对“意义”的无望追求,仅仅把看到的一切视为简单的事实,你的义务仅仅限于看到眼前的事物,从而放弃对整体的宏大的意义的虚构。毕竟,切身感受细节之于你的片段的当下的意义,要容易操作地多,就如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所说,有时“反而是生活中那些看似轻飘的细微末节,才是活着的意义所在”。

中国人通常愿意相信长者的智慧,也许有关“年龄”和“智慧”的关系只不过是个神话,我们愿意去相信前方除了懊悔和衰朽还有些别的,这点别的什么如果可以称之为智慧的话,在我看来,也许只是谦卑地承认自己不再执着地追寻无谓的“意义”,生命只是承载着闪闪烁烁诸多“细节”的波光缓缓向前流淌的一条河,而已。


2014-6-25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何优雅老去?” “勤力洗洁护理肉身,不烟不酒勿沾毒药,睡眠充足,还有,不可吃饱,常带三分饥。” “恋爱呢?” ...
    胖乎乎先生阅读 2,707评论 0 11
  • 外甥是用来打着玩的。 我充分实践了这一真理。 大外甥小的时候虎头虎脑的。我那时最喜欢干的就是,在他肉嘟嘟的小脸上又...
    linsa碎碎念阅读 3,550评论 0 0
  • 每个人都有自己鲜为人知的小心思。 愤怒,愧疚,激动,喜悦,自私…… 友情也好,爱情也罢,都是如此,特别是在女性群中...
    feng丫头阅读 1,742评论 0 1
  • package com.fxt.model; import java.io.File; import java.i...
    Lawrence__阅读 3,118评论 0 0
  •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道理我们都懂,只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今天是12.14,上班中,很冷,天气和我的心情如此 工作中...
    hgl_阅读 3,52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