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输入效果的好工具(2)

在这次用「幕布」拆解文章句子时,我还选用了一套「思考元素」,对句子和段落尽可能进行一一标记。这套思考元素来源于一本书,刘恭甫老师的《左思右想》


这是一本让人系统性学习左脑逻辑与右脑创意的书。在逻辑方面,作者列出的九种思考元素是:结论、拆解、分类、顺序、量化、重点、流程、三点、事实。在创意方面,九种思考元素是:组合、删除、改变、反向、借用、观察、疑问、儿童、打破框框。此书还列举了36种情景,在每个情景里会发生一个或几个思考元素的使用。读者可以通过情景化的学习快速掌握作者给出的18种思考元素的初步运用。作为刚读完原书的我,正想找地方练习一下原书的方法。于是利用「幕布」这个小工具,先把文章逐句简写下来。然后再用《左思右想》书里的18种元素去套。

这次是用「得到」里的一个精品课的免费试听课做实验。于是就有了这次的结果。

https://mubu.com/doc/kh_JROR10_



当标记都做好以后,发现用的最多的一个元素其实是【结论】,而与之对应的【事实】则出现的不得。主要集中在开头的自我绍位置。特别是在介绍自己的职场经历部分,通过描述自己的对互联网行业与独角兽公司的研究经验,来说明自己的权威性。另一个事实比较多的部分就是结尾了。结尾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描述,是一种对事实的罗列。


而文章主体部分都是在讲述「搞懂一家公司」这种能力可以带来的各种价值。从“学成”后可以实现的效果,到可以进入一种“知道自己有所不知”。还结合目前商业社会变化迅速的特点,用6个段落强调了提升分析效率可以带来的价值。之后还给出了课程学习以后的进阶学习方法。

有趣的是,这些内容看似是一种陈述事实,其实本质上都是观点。用《左思右想》一书的里的分类来标记,就是【结论】。很多时候,我们对很多文章的信息,以为是事实,但其实他们都是观点。能否区分这两者,是建立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基础。要做到区分它们本来不难,但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量空前巨大的时代。要能在快速输入信息的同时,即刻分清事实与观点,则需要进行一定的训练。我们可以在精读一些文章的时候,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标记,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这样的练习越多,我们的识别能力会越强。

这次标记18种思考元素的小尝试,对象是一节以销售为目的的试听课,相关发现(结论多,事实少)可能不具有普遍性,还需日后更多的实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炎炎夏日,盛夏六月沙小僧与你一起嗨起来,带给你舒适好心情,具体方式看下面介绍。 一、沙小僧六月活动高返利 沙小僧六...
    深邃的星空阅读 1,813评论 0 0
  • 儿子这学期沉迷一种叫“炉石传说”的游戏和直播,多次劝说仍感觉他无法自拔。快期末考试了,这个问题无法解决,茫然,焦虑...
    目光中的你阅读 806评论 0 0
  • 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而养成好的习惯的过程是痛苦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
    淘宝FineYoga阅读 1,033评论 0 0
  •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沉睡的人,同样,你也永远无法哄睡一个想要改变的人。 今天连岳先生的文章说的是「一个人改变是源于他...
    陈sir阅读 3,780评论 0 2
  • 规则是一种制度,潜规则就是一种游戏了。 很多时候你会不知不觉的陷入了潜规则,世间事错中复杂,有时在潜规则内、有时在...
    董董杂文阅读 2,600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