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继续阅读《少有人走的路》,早起读的这章讲的是爱。我们经常提到这个字,它给的人感觉经常是美好,期待,幸福……但所有的爱,真的都能让人幸福吗?答案有时是否定的。

在心理治疗中,爱的重要性无可比拟,然而大多数人并不清楚爱的本质。我们身边的很多父母打着爱的旗帜,或者对孩子大包大揽,或者对孩子不闻不问。很多的极端主义,去强迫孩子做一些他们不喜欢做的事情。还有恋爱中的人也用爱的话语,去做一些让对方不喜欢的事……看着,说着都是爱,其实是我们的狭隘和自私。

这里作者给爱下的定义是,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爱,意味着心灵的不断成长和心智的不断成熟,爱在帮助别人进步和成长同时,也会拓展自己的心灵,使自我更加成熟。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也需要努力,由于爱是不断扩展自己和他人自我界限的过程,所以,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付出努力,去跨越原来的界限。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还是要付诸行动,爱不能坐享其成,而要真诚付出。

最后爱是一种意愿。爱的想法,不等于爱的行动,真正的爱是行动,是一种由意愿而产生的行动。我们在付出爱的时候,在为了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贡献力量的时候,一定是出于自愿,自觉的选择,即主动选择去爱,而不是一种被动的强迫。

读了今天的这篇文章。我反思自己,我很惭愧。我平常付出的爱,无论是对家人朋友还是孩子,都是很自私的,以自我的意愿为出发点。,并不是为他人心智成熟而贡献力量。我感觉我有爱的想法,但在行动上并没有真正的去做好,导致孩子对我的爱也很匮乏。其实就像今天有位伙伴的分享说,家教不能光靠嘴皮子,家长身教胜过言传。在孩子的身上,可以看见父母的影响。孩子看到的永远是行动,如果光有语言(言传),没有行动(身教),这样的教育对于孩子是没有 说服力的,起不到丝毫效果。教育孩子,我们要先做好自己。先学会爱自己,成长自己,再去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