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敏捷概述
2.1 可确定的工作与高度不确定的工作
确定的工作可以使用传统预测法,如有变更通过变更请求过程控制变更;不确定的工作部分变化速度快、复杂性高,使用敏捷方法在短时间探讨可能性,根据评估反馈快速调整。
2.2《敏捷宣言》及思维模式
敏捷定义:符合《敏捷宣言》价值观和原则的任何方法、技术、框架、手段或实践。
敏捷思维模式由4大价值观定义,以12大原则为指导:
(1)四大价值观:
个体以及互动而不是过程和工具
可用的软件而不是完整的文档
客户合作而不是合同谈判
应对变更而不是合同谈判
(2)十二大原则:
我们的最高目标是,通过尽早持续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欢迎对需求提出变更,即使在项目开发后期也不例外。敏捷过程要善于利用需 求变更,帮助客户获得竞争优势。
要经常交付可用的软件,周期从几周到几个月不等,且越短越好。
项目实施过程中,业务人员与开发人员必须始终通力协作。
要善于激励项目人员,给予他们所需的环境和支持,并相信他们能够完成任务。
无论是对开发团队还是团队内部,信息传达最有效的方法都是面对面的交谈。
可用的软件是衡量进度的首要衡量标准。
敏捷过程提倡可持续的开发。项目发起人、开发人员和用户应该都能够始终保 持步调稳定。
对技术的精益求精以及对设计的不断完善将提高敏捷性。
简洁,即尽最大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这是一门艺术。
最佳的架构、需求和设计将出自于自组织团队。
团队要定期反省怎样做才能更有效,并相应地调整团队的行为。
2.3 精益、看板方法、敏捷
精益、看板方法、敏捷三者关系:(共性:交付价值、尊重人、减少浪费、透明化、适应变更以及持续改善等)
精益:专注于消除浪费和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方法。目的是不断改善流程,减少低效率。
看板方法:看板是一种视觉系统,将工作流、团队成员的工作状态及工作内容可视化呈现,有助于团队之间沟通协作,并发现工作瓶颈以便管理工作和限制正在进行的工作。它强调流程和灵活性,使团队能够快速适应需求的变化。
例 看板方法模版:
2.4 不确定性、风险和生命周期选择
有些项目可能会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项目风险会随着不确定性增加。为了减轻风险影响,尝试通过较少工作增量进行验证,可以在短期内以低成本探索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