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时节,澳门拾光

大年初六的清晨,我站在珠海拱北口岸的玻璃幕墙前,遥望着对面澳门那片熟悉的天空。海风很大,先生替我拢了拢围巾,忽然问:“还记得上次来是什么时候吗?”我想了想,恍然惊觉,时间已然过去了五年。

走出关闸,扑面而来的是春日里的暖意。我们决定步行前往大三巴,重温当年走过的路。

说起澳门,似乎人人都喜欢这座城的繁华与纸醉金迷,而我,更爱它安静的斜巷与旧街。

老街边的骑楼依旧,但商铺的招牌已悄然换上了新的模样。转角处的凉茶铺还在,老板还是那位戴着圆框眼镜的阿伯,只是鬓角已染霜白。我们要了两碗龟苓膏,苦涩回甘的滋味一如往昔。

沿着石板路拾级而上,大三巴牌坊在阳光中巍然矗立。我一连换了几个拍照的姿势,阳光透过牌坊的十字架洒落下来,在对面那人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我忽然发现,当年那个莽撞的少年,如今已学会了在拍照时耐心地调整,捕捉最好的光线和角度。

午后,我们漫步至官也街。这条曾经略显冷清的小巷,如今已成了美食天堂。葡式蛋挞的香气在空气中飘荡,先生循着香味,带我找到了一家老字号饼店。排队时,前面的澳门阿姨热情地向我们推荐:“一定要试试我们家的木糠布丁,几十年都是这个味道哦!”好吧好吧!盛情难却,只好决定把减肥计划暂时搁置。

随后,我们来到了妈阁庙。香火缭绕中,虔诚的信众正在祈福。我们也点燃三支清香,在妈祖像前默默许愿。转身离开时,斜阳正好洒在庙宇的琉璃瓦上,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傍晚时分,我们登上了旅游塔。电梯缓缓上升,澳门半岛的夜景在脚下慢慢铺展开来。时隔五年后,再次俯瞰着灯火辉煌的澳门,我忽然明白,这座城市最动人的不是她的繁华,而是她始终如一的温度。

夜幕降临时分,漫步在氹仔的街头。路过一家老式电影院,正在放映经典粤语片。一时兴起买票入场,发现观众多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银幕上光影流转,讲述着澳门往昔的故事。黑暗中,先生的手始终没有松开。我靠在他的肩头,听着熟悉的粤语对白,仿佛时光倒流。

回程的渡轮上,我靠在船舷,望着渐渐远去的澳门塔。先生站在我身后,我回头轻声说:“下次再来,不知道澳门会是什么样子。”他望着海面上跳跃的月光,微笑着说:“不管变成什么样子,只要是我们一起来,就还是最好的模样。”

啧啧,这男人的嘴是越来越油了……

是啊,澳门在变,我们也在变。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比如这座城市的温度,比如我们相携的手,比如那些在时光中愈发珍贵的回忆。

夜色中,渡轮划破平静的海面,留下一道银色的痕迹,就像岁月在我们生命中刻下的印记,清晰而又温暖。

望着渐渐消失在夜色中的澳门,我知道,这不是告别,而是下一次重逢的开始。在这座永远充满惊喜的城市里,动人的故事,还将继续书写下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