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勒里•奎因的《瑞典火柴之谜》读后的感觉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那便是惊叹!自从看了他的《希腊棺材之谜》之后,我就不打算看奎因的作品了。理由很简单,他的逻辑推理实在是太完美了,可以说是完全超越了文学本身,纯粹是一场智力游戏,是推理的视觉盛宴。正因为它极致地展露了推理的锋芒,结果使文学性失去了光彩,成为了一本消遣读物,从中不能获得任何东西,只有推理的乐趣,所以不再去关注。也许是看惯了岛田庄司作品的现实性才有这种偏见吧。
那为什么我的这种念头又打消了?在岛田庄司作品没有出版的日子里,当我偶然看到奎因的新书再度出现在新华书店时,我便有了再次阅读他作品的想法。我看到的是《瑞典火柴之谜》,是化工工业出版社的,而不是新星出版社。前者的价格可谓昂贵33元。然而,真正决定我购书的决定因素则是源于一句话。“留给众人的只有六根火柴。”没错,我就是因为这句话才想再度见识一下奎因那精彩绝伦的推理。所以便买下了它。
这本书较《希腊棺材之谜》并不厚,只有286页。也许是《希腊棺材之谜》的创作水准实在是太高了,所以这本书就相对逊色了些,特别是推理部分较之少了许多,不过文学性明显多了些,特别是人物的性格塑造很有代表性。但依然可见处处离不开推理。尽管有几大段文字与推理没什么关系,但依然掩盖不住推理闪耀出的光芒。火柴作为这次案件的关键词并没有很快出现在读者眼前,我看到一半了还没有出现火柴这个词,甚至在怀疑到底下文有没有火柴出现而且还是六根火柴。直到看到倒数第二章的时候才出现了六根火柴。我的这一担忧总算是消除了。看来奎因是把最重要的环节放在了最后。这完全是在考验读者的耐心嘛。本书只有五章,不像《希腊棺材之谜》有三十多章。故事还是要简述一番。
一个带有双重身份的男子在一间“半途之屋”被害,他留下了一个信息——凶手是戴着面纱的女人。埃勒里•奎因到达现场并进行了地毯式的仔细搜索。然而现场留下的证物少之又少。经过推理嫌疑人指向了被害者的亲人露西。比如加油站的人看到她出现在驶向案发现场的车子里,还有她带着面纱。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凶器上面有她的指纹。辩护律师和控诉律师在法庭上进行了激烈的唇枪舌战。结果陪审团和法官决定将露西10比2的无罪改为12比0的有罪。就这样露西被关进了监狱。埃勒里•奎因在看了审判对话后认定露西是冤枉的,可他也要查出事实真相才能挽救她。在露西被困住的夜晚,凶手又袭击了潜入案发现场的一名女子。这也就足以证明露西不是真凶。埃勒里•奎因搜查出了一条改变全局的线索,这就是六根火柴。终于他通过这六根火柴破获了这次的案件。埃勒里•奎因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了九条结论。并通过这九条结论对在场的人进行排除。最终,埃勒里•奎因引蛇出洞,真凶水落石出。案件解决了,露西也获得了自由。
看过本书后,我认为埃勒里•奎因这对兄弟具有天才般的头脑,严丝合缝的逻辑推理思维。看他的推理过程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你肯定会思考你不理解的那段推理,这便是读者与作家在进行着“云交流”。
他的推理具有几个特点。首先是,逻辑性。他的方法有分类讨论,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了进去,并且排除掉只剩下一种可能的结果。第二,知识性。通过吸烟判断出凶手的性别,火柴盒的外包装表明凶手的身份等。第三,创造性。(这里写出来会直接剧透,固在此不表)第四,严谨性。可以说没有一处推理不严谨的,读者要想从他的推理中找出一点破绽几乎不可能。奎因也是凭借着这样无可挑剔完美至极的推理成为推理大师的。所以说,看奎因的作品,主要还是看推理。不过这次的案件还涉及到了一丝人性。露西的辩护律师是他的哥哥,在法庭上他极力为自己的妹妹辩护。这不仅是出于律师本身的职责,更主要的还有亲情。当露西被指控为真凶的一刹那,作为哥哥的律师内心彻底崩溃。埃勒里•奎因似乎也为这样的判决感到无奈。陪审团的几名成员用蔑视的眼光看辩护律师一方。埃勒里•奎因在法庭上也无法施展他的魔法,只得回答控诉方提出的问题。
我认为翻案比破案更难。要想推翻有力的证据就必须要找到决定性的证据,要想找到决定性的证据,就必须发觉决定性的线索。这次改变局势的有力线索就是那六根火柴。所以才叫《瑞典火柴之谜》。埃勒里•奎因作为一名侦探一定会履行他的职责,不为感情不为报酬只为兴趣只为职业道德。这是一名优秀侦探的素养。
“挑战读者”,当看到这四个字时,读者的心脏仿佛是突然间歇一样。因为奎因又向读者挑战了。读者很不情愿接受他的这种挑战,因为无法猜出真凶是谁,更不用说事实真相了。可他这种关心读者的方式,你又不能拒绝。奎因期待着有比他的智慧更高的人出现,可事实呢,他心里早有定论。那便是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即便是猜中了也只是凭直觉或是胡乱的猜测而已。
本案中,奎因凭借误导让读者跌入了“陷阱”,读者等待着有人来救我们,而拯救我们的人也就是设下这个“陷阱”的奎因大师。他总会把你救出来,让你看到真相的曙光。只有那一刻我们才会彻底认输。我想他每次写到这句话时,心里都会很开心吧。这充满必胜的决心是建立在十足自信的基础上的。不仅案件是个谜,连奎因本人都是个谜。他为什么会有天才般的头脑,智慧和思维,读者无法寻求答案。也许是天赋也许是其他因素。读者能够做的只是欣赏他的作品享受他的推理。可以说,这是一个为写推理小说而生的普通人。同时,这也是一个生活在推理世界的不平凡的人。他是推理界的“克里斯•安吉尔”,是推理界的“最顶尖的魔术大师”。
这部“国别系列”的第二部作品也是高水准的创作,(其实,后来得知,《瑞典火柴之谜》并非“国别系列”作品,原书名译为《半途之屋》,或许是出版社编辑有意向“国别系列”靠拢,来吸引读者关注吧)不看到最后,读者是绝对无法真正体会到推理小说给我们带来的乐趣的。看推理小说让我们学会了思考,这是给不爱思考的人群制定的最好教科书。只要你看了埃勒里•奎因的作品就有了爱思考的习惯,或许还会提高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推理是人生一大乐趣。让我们永无止境地享受推理大师埃勒里•奎因的作品吧,跟随大师进入梦幻般的推理世界吧。
8分 杰作
唯一线索揭开所有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