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习近平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引导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增强本领、担当作为、争创佳绩。”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感悟“治国有常民为本”的亲民之情、“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之情和“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民之情,树立并践行“ 紧密联系群众、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人文关怀”的政绩观。
感悟“治国有常民为本”的亲民之情,树立“紧密联系群众”的政绩观。“做好党的一切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通过感悟总书记指示讲话,各级政府要让党员干部真正做到紧密联系群众,将政策制定建立在群众的真实需求基础上,杜绝形式主义。在基层建立“围炉夜话”、“三入家门”等机制,确保党员干部带着政策走入“最后一公里”;在机关设立“党员先锋岗”、“群众好评栏”等榜样,实现“党群一家亲”。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多想问题、敢作决策、勤办事情,把准群众脉搏、回应问题关切,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感悟“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之情,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从改革开放到脱贫攻坚、从全面小康到乡村振兴,中国的发展实现从站起来到跑起来的飞跃,离不开每位领导人的辛勤付出,而每一项政策的落地都直接回应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感悟“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民之情,树立“注重人文关怀”的政绩观。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实地察看去年洪涝灾害后当地恢复重建情况,由此可见总书记的爱民之情,心怀家国、躬身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深深扎根人民、始终信仰人民、无限热爱人民、矢志造福人民,以人民的担忧为忧患、以人民的幸福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