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莲花香片
从《细说红楼梦》开始接触蒋勋老师的作品,几年来几乎看(听)遍了所能找到的他的所有书、音频和视频节目,似乎没有哪个作家能够如此深入地影响自己的思想、生活,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许在正统的学术界眼里,对蒋勋作品的评价莫衷一是,硬伤也好,错误也罢,甚至还有“中文世界的三聚氰胺”这样尖刻的评价。我非学术中人,对学术界的事没有发言权,但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喜欢他独特的、忠于文本的解读红楼梦的方式,纵使在解读过程中有瑕疵,也丝毫不影响由此而来的感悟和收获。因为他的细说,我也一次次地捧起《红楼梦》细读,而细读的过程中越发觉得《红楼梦》是一本值得用一生去品读的书,这部作品能够给予你的,远远超出你的想像。
我想不出还有哪一位作家、学者可以像蒋勋老师这样,用一种自在的、亲切的,毫不费力的方式,引领我们推开美学世界的大门,看见斑斓的风景;或者说,我们原本就在这个世界之中,却因眼前有蒙蔽着的障碍物而不自知,蒋勋老师就是替我们拂去障碍物的那个人。
除了让我重新发现《红楼梦》的无穷魅力、学着品味生活与艺术之美以外,这几年读蒋勋老师的作品,也让我对台湾这个岛屿的兴趣日渐浓厚。这样一个面积只有山东省五分之一,人口不足山东省四分之一的小岛,政治上不尴不尬,经济、文化上的输出及影响力却令人瞩目。它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有着怎样的发展脉络?它经历过怎样的沧桑过往和悲欢离合?或许从蒋勋老师的《少年台湾》一书中能够寻求到一点解答。
《少年台湾》是蒋勋老师历经十年、走遍台湾的角角落落,书写下的一系列有关这个岛屿以及生活在岛屿各个角落上的人们(多是底层人物)的生活片断。集集、望安、九份、鹿港……二十七个地名,前面冠以“少年”二字,三十余篇文字,文体似在散文与小说之间游走,文字一如即往的清丽细腻,混合着淡淡的、迷蒙的乡愁。蒋勋老师说:“我不为什么,写了《少年台湾》,那些长久生活在土地里人的记忆,那些声音、气味、形状、色彩、光影,这么真实,这么具体,我因此相信,也知道,岛屿天长地久,没有人可以使我沮丧或失落。”
为什么是“少年”台湾?这大概与蒋勋老师对于“青春”主题的迷恋有关吧,比如他一直强调《红楼梦》是青春文学,大观园是一个青春王国。这里的“少年”既是指少年眼中的台湾,也是指台湾的年轻,他希望台湾能够永远保持一种年轻的精神。
今年春天,我第一次踏上这个岛屿,在台北的大街小巷穿行,走过公园、书店、茶馆、菜场和夜市,乘坐地铁、出租车、公交车和火车,以最贴近的方式感受这座岛屿的气息、温度、风土人情。在接近这次旅途尾声的一天,我和旅伴在瑞芳火车站乘坐平溪线的小火车一路走走停停。在平溪车站等车时,突然想起《少年台湾》里的某个场景:若干年前年轻的蒋勋经常背着背包在某个小火车站等车----“为一个奇特的没有听过的地方出发,背起背包,随意坐车,摇晃去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当天,我们匆匆从瑞芳回到台北,晚上又赶到新北,去听蒋勋老师的一场讲座,讲座的题目便是“少年台湾”。
黑色圆领T恤,米色裤子,灰白略卷的头发,胸前是那块带了多年的的玉样佩饰,微笑,合掌,问候,柔和磁性的嗓音,一切都再熟悉不过,甚至没有设想中的激动,蒋勋老师的形象与声音已经深植于喜欢他的读者心中,以至于第一次见到他本人,也丝毫没有陌生感。
蒋老师的《少年台湾》一书写于十年前,而这一场以“少年台湾、天长地久”为主题的讲座,在新的时代里又有了新的内容。不久前,“台湾应用材料文艺季”展开了一场“用手机留下台湾之美”的活动,鼓励民众用手机随时记录下台湾的当下,记录下眼中的台湾之美。智能手机的普及与社交媒体的兴盛让这个活动的大众参与度空前的高,蒋老师便从这个活动开始说起,讲述他自身的成长经历和生活轨迹,从大龙峒到大稻程,再到淡水河,一个4岁的外省小孩随着父母来台,在这里开始他的童年,度过了少年时光、青春岁月,如今已走到人生暮年,一生与台湾这座岛屿、台北这座城市牵连、交织、密不可分。父母的乡愁不属于他,他所有的记忆都是关于这座岛屿的:保安宫,四十四崁老街,同安人的社区,孔庙,唱歌仔戏的女人,在庙里画壁画的民间艺人,童年伙伴……蒋老师娓娓道来的不仅是一个少年的成长史,也是台湾的前世今生。其间蒋老师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人在差异中学会尊重和了解”----或许可以换句话来理解:一个地方能够持久保持年轻的根本是融合与接纳,台湾的历史和现在则是这句话最好的印证,希望未来能够更好。
讲座结束后,在主办方的售书处购买了有蒋勋老师签名的繁体版《少年台湾》,打开外面的书衣,惊喜地发现书衣内页居然是一张台湾地图,标注了书中的二十七个地方,下面的文字则是全书地景的行程规划和介绍,十分独特的设计,果然像封面所说:“这本书合起来,便可以背上背包,准备出发了。”我也期待着有那么一天,可以带着这份地图再次踏上这座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