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的完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个人读书大概能阅几本经典,红楼梦便是经典之中的经典,似乎是穷尽一生也无法将其完全读完。每次读红楼,定能于万花丛中瞧见一点绿,或是发现哪个常被抛诸于脑后的小人物,抑或是对曾经厌恶的人物看法的转变,皆有所得。它是一部能让人思考生活的书本,无论阶层都可从中发现人生的完成。读罢,我发现有一种完成叫做红楼梦式的完成。

读过红楼梦的人总是心中藏着个林妹妹,又有多少人读到黛玉焚稿断痴情时黯然神伤。再入魔一点,恐怕就要拷问雪芹先生,为什么是这么个结局罢。说到底,读者们大约是入了局、舍不得、放不下。殊不知,黛玉的人生就是这样的自我完成的。前世的绛珠仙草的神瑛侍者以甘露浇灌,今生随了灵石下凡转世还报其浇灌之恩,须以一生的眼泪来偿。于是乎,读到黛玉很多回,她总是泪水点点,娇喘细细。初读时怎么也不懂为什么黛玉总是哭,好也哭、坏也哭,总也不明白她究竟要什么。后来慢慢才懂,黛玉与宝玉是带了前世的缘分下到红尘世间,黛玉是要用尽一生的眼泪来完成自己。有人读到这里说黛玉很矫情,实则非也,黛玉正式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来了一段缘分还一段恩情。

她的眼泪伴随着青春王国(大观园又名省亲别墅)的消失而流尽,她的一生正如她与史湘云的联句:

“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撒天箕斗灿,匝地管弦繁。几处狂飞盏,谁家不启轩。清寒风剪剪,良夜景暄暄。争饼嘲黄发,分瓜笑绿媛。香新荣玉桂,色键茂金萱。蜡烛辉琼宴,觥筹乱绮园。分曹尊一令,射覆听三宣。骰彩红成点,传花鼓滥喧。晴光摇院宇,素彩接乾坤。赏罚无宾主,吟诗序仲昆。构思时倚槛,拟景或依门。酒尽情犹在,更残乐已谖。渐闻语笑寂,空剩雪霜痕。阶露团朝菌,庭烟敛夕棔。秋湍泻石髓,风叶聚云根。宝鹜情孤洁,银蟾气吞吐。药经灵兔捣,人向广寒奔。犯斗邀牛女,乘槎待王孙。虚盈轮莫定,晦朔魄空存。壶漏声将涸,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从极富青春气息渐渐转入一个极大的哀伤中,黛玉的联句恰好反映了她自己的人生,联句最后一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正是暗示了黛玉最后的结局。细细想来,黛玉为什么和宝玉有这么深的缘分,我想出了前世的仙缘之外,他们今生还是有极大的相似之处。黛玉和宝玉均是对青春有极大的眷念,也正是因为如此在青春王国一点点的被摧毁,他们也就陷入到了极大的痛苦,黛玉死亡都在大观园这个曾经的青春乐园不曾离开过。此外,宝玉和黛玉还是知己,他们一同读过当时的“禁书”西厢记,黛玉从来不会劝阻宝玉去科考好好用功读四书五经之类的话,于是乎俩人便结缘更深了。黛玉有道家出世的潇洒不羁,宝玉身上体现出佛家济世的关怀,俩人也与红楼开篇讲的僧道相呼应,是与传统的儒家道统不一样甚至是出现颠覆性的发展。

曹先生笔下的黛玉似乎就成了某种理想中的人物,由前世到今生也是高洁的,不曾惹上凡尘俗世的半点泥淖。在儒家正统思想统治下的时代,黛玉这种不肯将就的生命注定是要被毁灭的,黛玉选择了自己完成的方式来了解一生。大约在黛玉临了之前,脑海里闪过好了歌的片段:“好即是了,了即是好。”稿未焚尽,泪已干,魂却断,前缘了,皆云好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先联系并注明出处,感恩 01 黛玉之死,一直都是红迷们尤其是黛玉迷们非常关心又争议最多的部分。...
    海上花语阅读 6,190评论 2 6
  • 引子:话说,宝玉和宝钗成婚那日,黛玉力竭而死,死了之后,黛玉灵魂飘飘然来到太虚幻境。不久,紫鹃也相随而来。 1. ...
    舟⼀阅读 5,130评论 5 9
  • 今天继续审核发票,公司整体要有变动,下午开了两个多小时部门会议,七点半出公司。 又快到五月了,房租到期,涨价六百,...
    从练习中成长阅读 1,358评论 0 1
  • 想写一段故事 取一张苍白而荒凉的纸 左边写事 右边绘图 随意写写就好 就好 左边的事 我只写白天 亲爱的读者 别问...
    最爱小天使的野狐公子阅读 1,488评论 0 0
  • (此篇文章未考虑任何,社会stereotype、peer pressure) 也许真的是自信心从头到尾不足? 从开...
    gfish5阅读 1,34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