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俩宝(四)

2018.11.1    星期四  晴

早上6:38闹钟响了,放放把它摁了接着睡,6:45我催他起床,他不理睬,6:50我又喊他,仍不动,我有点生气了,就要求他必须起床,要不然会迟到,在我的威逼之下,他极不情愿的从床上坐起来,撅着嘴,板着脸,瞪着眼,好似我得罪了他一般,赌气磨蹭着不穿衣服,我彻底恼火了,就向他发脾气了:“你要闹钟有啥用?起床上学本来就是自己的事儿,为啥每次都一定要让妈妈一遍遍催呢?从小就这么不自律,长大又该怎样呢?……”唉!大清早的就一肚子的火。放放每天的这种阶梯式起床真让我恼火!

一整天,佑佑不困的时候特别乖,只要我在他视线范围内,他自己躺着吃手指,自己咿咿呀呀的对我笑,可是一睡觉就瞬间从天使宝宝模式切换到恶魔宝宝模式,比如:今下午,佑佑睡觉把我折磨得够呛,他瞌睡了就哭闹,我把他抱在怀里哄睡了,浅睡眠时我一直抱着,大约二十分钟,等他睡熟了我轻手轻脚的把他放在床上,毫不夸张的说,我连大气都不敢出,只差屏住呼吸了,可也是神了,刚放下他就醒,一醒就哭,我抱起哄,然后再放,再哭再抱起……如此循环,在这反反复复中,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尾骨和老腰都难受得要命,当我再次把他哄睡后小心翼翼的放下时,他不耐烦了开始扯着嗓子大哭不已,我无奈的看着他,耐心几乎被挑战到极限,我摸摸他的脸,对他说:“你这个小坏蛋,咋就不让妈妈歇歇呢!”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他像听懂了我的话似的,不受气啊,继续委屈的哭嚎,我连忙把他抱起来,一边向他道错一边安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他平静下来。

育儿路上,做为妈妈的我,想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可真难啊。

想起美国儿童教育专家雪莉·卡特史考特曾戏拟的一则“征人启事”,要寻找一个好母亲。她的方式有点夸张,说的却是好母亲最重要的品格:

有耐心,愿意牺牲、奉献自己的身体(如果是领养,则不需要身体)来创造、孕育、滋养、指引、照顾一个新生命。一定要能胜任极端多重的工作,职责包括关爱、支持、发展自信心、指导、辅导咨询、老师等。需要有做家务事的经历,不限领域,包括:清洁、烹饪、洗衣、烫衣服、缝纫、保姆、司机等(或可以安排其他人担任类似工作)。工作前景:与人分享喜悦与失望,庆祝所有的第一次,仪式的传承,在合宜的时机传授智能,在恰当的时刻做训练。应征者必须温柔,坚强,聪明,有趣,热爱教导与学习,能安慰人,有同情心,值得尊重,不畏艰难,最重要的是要很有弹性。完美主义者勿试。

你看这位雪莉·卡特史考特所要求的,哪里是个母亲,简直是个圣人了,也许好母亲就是这么勤勉、多才而又要克己。好的母亲、好的父亲总是极端稀缺的,成为好父母看来实在不容易。

若以此标准对照,我是个不及格的母亲,且得继续努力啊!先做好自己,再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