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隔离已经有一个星期了,为了左邻右舍放心,也为了不给社会添麻烦,除了每隔两天出门丢一次垃圾外(大门距垃圾桶4米左右),基本的活动空间还都是在屋里。
2月8日下午,下了飞机后搭乘出租车直奔家中。打电话告知亲人我们回来了,好说歹说,血亲才答应2月9日给我们送吃的来。由于搭乘长途飞机太累了,我们填饱了肚子后很快就睡去了。
2月9日,星期日。由于时差问题,凌晨两点就起来了,一直在床上反反复复到6点多钟。起床洗漱,到厨房翻找可以作为早餐的食材。很可惜,只找到一个月前留下的两个鸡蛋和一点点面粉加一包方便面,勉强够一家人作为早餐填饱肚子。中午时分,血亲没有失约,她敲响了我家的大门,她给我们买来了食材,我们叫她放在门口,她走后我们再去拿。吃过午饭后,瘫坐着看了几集肥皂剧。时差带来的睡意袭来,眼皮一直都在往下掉,想打也打不开,反正没事做,于是又一直睡到了六点多。晚饭后,开始看我从中国带来的书籍。
2月10日,时差的问题在孩子的身上已不是问题了,而在我的身上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凌晨两点我又再一次醒来反反复复,不禁感叹是不是开始衰老了,适应能力也变差了。
早上7点开始在厨房忙碌,孩子在客厅里看电视,偶尔跑过来看看我手中的早餐是不是他爱吃的。早餐后,就在餐桌前我读完了一本书,其实也不知道读了些什么,竟如此之快。午餐后,我叫孩子出门扔了垃圾。四点,睡意又再一次袭来,眼皮涩涩的。这一次,我没有妥协,硬撑着一直到晚上九点。
2月11日,早上五点醒来,这算是打败了时差了吧,我平时上班就是这个点起床的。可能是不用上班吧,这个时候尽管醒了还是不愿意起来,这是人天生的惰性。早上七点,家里其他人陆续起床了。早餐后开始读另外一本书。这次从中国回来一共带了十几本书回来,虽然都是在京东匆匆忙忙随便买的。时而坐在后院凉爽处,时而坐在餐桌旁,时而懒在沙发上。看累了,转而又跑去找肥皂剧看,说也奇怪,应该有两年多没怎么看肥皂剧了,这时候竟找不到一部中意的。就这样,看看书,看看剧,一天的时间又打发去了。
2月12日,时差问题彻底解决了。用了一上午的时间看完了昨天看的那本书剩下的书页,并写了读后感。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和家人打扫完了全屋上上下下每一个角落。并叫孩子清理出他们房里不要的或者不合身的衣服。教他们分出哪些不能穿的可以扔进垃圾桶,哪些能穿的可以打包捐给慈善机构,帮助那些买不起衣服的孩子。孩子挺兴奋的,打扫的时候还把全身都湿透了,这也算是他的快乐来源之一吧。
2月13日,重复着看书,看剧,刷刷微信,期间给家人做了最近特别火的蒸面包和烤面包,孩子还赞了特别好吃。
孩子觉察到了,我们除了外出扔垃圾,连大门也没打开过一下。他问我们,我和他爸爸什么时候会去上班,他什么时候可以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我告诉他,现在暂时还不能出去。他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他,因为我们刚从中国回来,如果我们身上带有病毒会把病毒传染给别人(在中国的时候,孩子已了解病毒的存在),唯一预防的办法就是我们需要在家里呆两个星期。他说他懂了,然后又继续去看他的动画片。
2月14日,情人节。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什么也没收到。本来他也不是个浪漫的人。继续重复一样的日子,看书,看剧,只不过改变了一下场地,跑到楼梯间去了。突然发现如果没有生活的压力,没有房贷,没有车贷,没有信用卡要还,这样的日子也挺惬意的。工作十几年来好像从来没有过这样天天窝在家的日子,都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2月15日,书桌上放了已读的7本书,五本励志的,两本小说。励志的无非就是写了一些时间的重要,做人要坚持等等,道理谁都懂,付诸行动又是另外一回事。小说的,还是有一定的回味性的,可能隔个一两个月又会重新拿来看看,可能又会体会出另外一种感觉。在这一天,幻想了一天的以后的生活计划,到头来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反而把自己弄得有些脑胀。日子还是一步一步地过。
2月16日,孩子生日,特殊时期不能外出给他买蛋糕,就在家自己做了一个,还算成功。他没有嫌弃,孩子虽小,可是什么都懂。
2月17日,继续自觉隔离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在网上,一些小视频上看到有些人隔离期间天天在说无聊,其实只要有所寄托就不会觉得无聊。这样的日子,如果没有生活的压力,社会的责任,我愿意过到天荒地老。(可惜没有如果,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