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试图利用进化论去批判欧美国家的价值观,并以此来推翻进化论。但是他们真的懂得什么是进化论吗?或者说,他们认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丛林法则,强者为尊”真的能代表进化论吗?
很多人把进化论简单的定义为达尔文主义,就是适者生存,并且以此还延伸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这个世界也应该强者为尊,提倡使用丛林法则来决定整个世界的秩序。但这其实只是对进化论的一厢情愿的错误解读,是在给自己明显不正义的举动找借口而已。
我们人类跟自然界的动植物一样都是自身大环境的一份子,都需要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生存下去,都需要在这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面对竞争。但是,不论是自然进化还是社会生存,真正的竞争对手并不是你周围的某些个体,而是你身处的这个大环境。进化不是打打杀杀,进化本身也不能用简简单单一项行为去概括。诚然有的个体需要跟自己周围的个体去竞争,但是也有的个体需要与周围的个体相互依靠才能继续生存。自然环境中并不是只有捕猎和被捕猎,也存在着互利共赢,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便是强如顶级猎食者,也不是孤家寡人。以此映射到人类社会中,单一强调自我优越或者种族优越的个人或者群体,往往最终的结局都会被历史所淘汰。这种社会现象明显是不符合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逻辑的,但是从这种意义上说,历史的演进过程与进化论本身其实是可以相符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标签的确符合进化论的逻辑,但是所谓的“适者生存”并不是简单的打击对手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自然界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存在着各种不同区位的个体。而不同区位的个体的生存理念是不同的。
在古生物爱好者的圈子里有一个群体被称为“斗兽党”,他们习惯于对比各种生物不同种类个体的实战能力的强弱,并以此来“鉴定”各种生物的进化竞争力。这是一个初入此门的生物学小白很容易踏入的误区,也是存在于古生物圈鄙视链相对下层的区域。而不了解进化论的人群也一样把自己至于了与此相近的位置中。进化本身强调的适者并不是斗争能力强的个体,而比的是生存能力。打斗或者个体的强弱并不能代表全部的竞争力。“猫有猫的途、鼠有鼠的路”,猫把自己变的牙尖嘴利、身强体壮,是一种进化;而老鼠让自己更会打洞也是一种进化。同样,放在人类社会中,不能简单将恃强凌弱对应为进化论的镜像。这些反人道的行为与真正进化论理念并不相符。殖民主义与种族主义的逻辑只是某些人一厢情愿的解读而已。
回过头来说,他们理解的进化论真的是进化论吗?
进化论的主体是生存,而不是所以为的对抗。那进化论的个体是什么呢?不是他们认为的个人或者民族。从准确的定义上讲,进化论的个体是种群,是代表为生存下去而存在的基因库。对动植物而言,就是它们所存在的这个区域内的整个群体。所以在生存竞争中,进化的过程并不是让自己单一的存活,而是整个群体得以保存,只有群体能够保存,个体才能够有更大的希望存活下去。有时为了种群的继续繁衍,生物必然会牺牲一部分个体,从而达到保存种群的目的。这也是典型的“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
那人类的种群是什么?不是民族、不是国家,而是整个人类世界。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人类自身就只有一个种群,整个世界的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只有保障整个人类种群的存活才能保障人类继续的繁衍,人类内部的竞争并不属于进化论所涉及的范畴。所以说,他们所解读的进化论从最基础的单位上讲,与进化论本身就是相违背的。
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无数先祖们就在不断地为了人类种群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而探索和牺牲。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断的精进着自己改造小环境的能力,利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创造着适合自身生存的小环境。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可以部分的掌握自己的生存环境,并且利用群体的力量与不断变化的地球进行抗衡。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正是人类与地球环境不断对抗的过程,整个人类种群也在于环境的不断竞争中进一步的进化,向着更加成功的道路前进。这正是进化论所阐述的“竞争与生存”的原本的逻辑。
进化论本身是适用于历史的,但是真正的进化论并不是某些人所解读的他们自认为的进化论,更不可能是什么社会达尔文主义。
一套科学理论的提出可能是有目的的,但科学本身是客观存在的,科学本身是没有目的的。如果你带着目的带着你自以为的答案去解读一套科学理论,那科学是无法给你科学的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