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昨天写的简书文章,感觉哪里有不对劲的地方,在心里琢磨着修辞,单个句子都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自己阅读起来整篇文章哪里有别扭的地方。
自己的底子薄,写作能力差,还是其他原因呢?带着疑问寻找简书资深一点的老师评论,判断一下文章的特点与不足之处。浏览简书看到一个累计写作10万字的老师,给她写简信打招呼,然后跟她说明了我的写作情况。
停了一会她回话了,
她说:你的文章标题写的很好,我帮你修改一下文章。
我说:修改文章不需要,你看我的文章有哪些缺点不足之处,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提点建议就可以了。
他说:你的文章单个句子很好,整篇文章好像是堆砌的,句子与句子生硬,单调不连贯,读起来不通顺。
旁观者清,当事者迷,由老师的这一指点我的心胸豁然开朗起来,我说:我把文章写好,感觉没有错别字就发表了,
她说:那怎么行,文章写好后需要下功夫修改该删除的删除,需要加句的添加句子,给文章润色。我问她针对我的写作能力,为啥造成这样的。
她说:刚开始她也这样,多看书,多写作。坚持日更,文章写多了自然就通顺了。由于时间关系,她去忙她的事了。
根据简书资深老师的建议,我也知道自己写文章的特点,写文章光有好标题也是不够的。底子薄,基础差,写出的句子不连贯,通顺,在平时多看书,吸收书本的知识,厚积薄发,多写,坚持日更。时间久了写出的文章通顺富有色彩。
写文章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着手,写出来的文章成功率高一点,用朴素的语言把文章写通顺,多写一次文章,就多积累一次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