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父亲节,我却没有什么想对父亲说的,从小到大,给父亲的感情似乎一直都是那么淡淡的,谈不上爱或者不爱。
刚刚发了一个200元的红包,嘱咐妈妈是专项的父亲节心意,不可以她自己私吞。怕妈不高兴,文字后面还附上了一个坏笑的表情。
仅此而已了,离的这么远,又做不到去陪伴,绝大部分的节日,最终都落成一个节日快乐这四个字而已,没想到这些总有一点悲哀,人活着的这一生,要养自己,还要养别人,所有的尽职尽责到最后都会变成孤孤单单。
2/
这样的一天好没意义,早上的懒觉睡到9点半,早饭以后又爬到床上,一边看电影,一边反复的又睡,一直到此时,头脑昏昏沉沉的很不舒服。
不喜欢这样的状态,却还是放纵了自己。
中途醒来,翻看朋友圈看到杨经理的状态,心里难免一阵厌恶,一个大男人,每次发圈儿都唧唧歪歪,我实在是没有忍住,给了他一个这样的评论:要不是我们认识,只看你的发圈状态,真心以为是个妇女……
我知道自己的嘴够黑,说话总是不留情面,不仅不留情面,还有一些讽刺挖苦的意思。我知道这样不好,也试图在努力的改变自己,但是这一次,我还是选择了放纵自己,只图自己痛快,不管伤害别人。
3/
有人说通过朋友圈的状态,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心用在了哪。
先不说炫耀不炫耀的问题,每次发圈都隐藏着一个人的心理需求,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需要有存在感,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被看见的,仅仅是我们想要被看见的那部分。
这里面会有一个矛盾的存在,明明是希望获得关注,获得赞赏,而表达出来的东西,很可能却又适得其反。
让我理解所谓的影响力,就是我们的言行举止,获得了多少人的认同?认同的人越多,影响力就越大。
从这个角度看朋友圈,其实真的是一个建立影响力的有效工具,经营的好,就会帮助我们建立更强大的影响力,经营的不好,说不定会导致我们的人生路越走越窄。
这应该不是危言耸听,自从有了朋友圈,自从微信使用如此的普及,想要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很可能第一个入口就是看他的朋友圈状态。
4/
我自己平时也是这样的,因为工作,经常需要加一些没有见过面的陌生朋友,特别是在招聘的环节,电话面试过后,还有进一步沟通欲望的,都加了微信好友,我总是在第一时间去翻看ta的朋友圈,别有意无意的一次来判断ta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或者说ta的精神世界。
如果还有机会做进一步的接触,那么这个人朋友圈的状态就有,就已经成为了我选择的参考依据。
这不算是吓唬人,留心观察你身边的人,也观察他们的朋友圈,你真的会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一个人的生活状态与ta的朋友圈状态是有相关关系的,朋友圈很糟糕的人生活状态也好不到哪儿去。而相反,朋友圈状态,积极,阳光向上的人,ta的现实生活也差不到哪儿去。
每个人眼里能看到的都是ta心里的世界。
这样的观点是符合心理学研究的,只不过我不会按照科学的角度去解释这样的现象,只是我心里也有类似的感觉或者感受,我只能如此表达。
所以我对于自己的朋友圈是极其珍视的,不想讨好任何人,但是对于自己想表达的,去慎之又慎。
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谁能没有烦心事呢。我会选择用文字去化解我心里的情绪,朋友圈的状态绝不会体现出来。曾有人不解的问我,你这样做是不是有些虚伪?
我没有反对,也并不同意。发生了特别烦心的事,我们把它放起来,遇见了感觉美好的事,我们把它传播出去。
如果你说这是虚伪的,不真实的,我想我并不反驳,对,的确这是虚伪的,毕竟表现出来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我。
但是更加不可否认的是,另一部分我传播出去的美好,也都是真实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