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第一次地图初阶回来,我赢回了很多的力量,那时候其中一个决定是:我要考一个驾照!
#选择驾校阶段
一开始,邻居推荐,我是那种——一个相对熟悉的人说好,我就觉得好的人,然后与驾校的人沟通下来,觉得他很佛系(嗯没错,你看到的的确是佛系一次),而且告诉我异地考驾照最快可以三个月,于是我就认定了它家是唯一选择!
但当我跟先生说这一回事的时候,他就回应说觉得不太对劲,而且让我要对比几家,那一刻其实我起情绪了①“你就是不想给我付这个学费,才要我去对比,好选一个不用这么贵的驾校(6000+)”②你不早说你的建议想法,我都了解咨询了一周都选好了这个驾校,你却来否定我的选择,真是浪费我的时间!等等的情绪起来让我根本hold不住就直接跟他吵起来!
这是去年八月的事情了,当时我这个受伤情绪很重,所以当时跟先生还在回程车上就吵了一架!但我所幸非常确定自己有情绪肯定是自己的问题,所以我问了一句:“那你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嘛?”
他回答(忘记了),我觉得好像有点道理
于是再问他:“那你告诉我需要怎么做?”
先生:“你去查一下官方信息,什么车管所、交通管理局之类的”
我说:“我不懂,要么你找给我”
他说好。于是回到家就给我找了!
于是!!我隔天花了差不多两小时找了一些官方的驾校信息和名录,逐个打电话过去咨询,总结出了一份驾校信息。艾玛,真是震惊了我!
除了价格悬殊(1-2k)
还有异地报考是否真的能那么快就考完拿证、是否符合规定等都刷新了认知!
那一刻,我才感叹,还好我还是“刹住了车”,听了先生的“恶言恶语🤔”,来重新了解这个报考。
后来结合正规性、距离、价格、实地参观场地、驾校的口碑、与负责人沟通等因素,选择了现在这个驾照✌️现在回头看,我都非常感谢当时这个经历!
PS:距离真的很重要!!靠近家太重要了
#换挡的选择
一开始我报考的是手动挡C1,当时考虑有几个原因①那段时间有点自我膨胀觉得没什么难得倒我②加上手动挡比自动挡便宜点(启动了我的金钱功课)③加上我觉得我还没上班有足够多的时间来练车,这不是天时地利人和嘛!所以就毫不犹豫选了这个。
后来在正式练车的时候(我居然上班了),断断续续上了几次,侧方位停车根本学不下来,教练教得着急,我这头控制离合和手部动作完全没法协调。几次下来,有一次总教官问我怎么样了,我就说了自己的问题,离合太难控制,而且我脚每次都踩得肌肉紧张好累。他建议我换挡。
瞬间,我的金钱功课又出来了,内心戏:“换挡!?那不就又要额外多交钱?要是我跟我先生说要多交钱,他会不会又批评我?不同意?”
但觉知瞬间出来,我知道那是我的恐惧,所以就停下来,先看当下的选择,①自动挡/手动挡在技术上的利弊和所需学时的差别,②在现实中的使用(自动挡车是主流,市面上几乎没有手动挡小轿车),③我学车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必要时候可以当司机照顾到家里的老幼病残,而且我的热爱和终极目标不在这块何必花费这个时间再去磨控制离合呢?bingo!瞬间通透!然后至于补交钱的部分,就算先生不同意,我自己能不能承担起来?可以。那还是偏向于选自动挡吧!
可是我想要确定一下自动挡它是怎么样一个感觉?就教练他们说的.:没了离合,只需要控制刹车是多么容易啊,我就想验证下对于我来说是不是这样!于是我就想提出试车
但头脑又一个声音:不能提,你这是挑战经营者,没有哪家驾校会给你试车才选择的,不然人家怎么做生意
OMG!!!!
我的头脑编程居然是这样的认知,吓了我一大跳
觉知:你不试你又怎么知道是不是那样?是否合适自己?我消费,难倒还不能提出体验产品的基本需求?
但当时我还没消融那层恐惧,也没做详细翻转,不过事实上让我明白,我想提出的体验是合理的,于是我勉强地挤出来一句话:那教练,你能不能让我试一下开自动挡是怎么样的感觉啊?然后我好判断选择换不换呀!
诶!人家一听就拿钥匙给我去试车了
完了我就决定还是换吧!哈哈
再回头看,依然很欣赏自己当时还是突破了提需求的表达,赢得了一个满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