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妈·共读】今年第一个训练营正式开始~
前言部分最重要的“包子模型”(图二)和意识要求(图三)
但今天的落地切入点却是……预习[偷笑]
内容涉及学习力要素九“家长要做点什么于老师的教学互补”和学习力要素三“难度调试”
解决的实际问题是:
1.假期怎么做预习更有效
2.预习会不会让孩子“上课的时候不专心听老师讲了”
布置的作业思考题:
1.论述:把孩子当做火把而不是水桶,父母要做的是点燃火把;把孩子当做种子而不是画布,父母要做的是施肥浇水。
2.在全部12个学习力要素当中,你认为最难的是哪个?为什么?
2021-07-05 07:05:47
今天开始正式共读加训练营进展,帮主的这本新书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
昨天看了一下目录设置,本来是打算今天早上读完前言和第1章关于目标的部分,但是在小伙伴们读完前言的时候,我忽然改变了主意,因为第1部分总共有4个章节,我们一周共读5天,原本是打算前4天把每个章节都读完,第5天做一个总体的回顾,但是因为前言要打通的理念,可以考虑的点确实比较多,还有重要的包子模型,所以临时决定做出调整,今天就指读前言了。
今天的共读内容当中显示让小伙伴们分享了一下自己注意到的点是哪个,发现大家在这里有两个很明显的倾向,一个是会呼应痛点就是我有这种问题,所以这个内容引起了我巨大的共鸣,但是我并没有找到答案,或者说找到答案的线索。
另一个是说到了解决问题的线索,在哪里比如像包子模型,比如像作业要赔,但是不要催,还有就是只有父母才能帮助孩子提供学习力成长的契机。
可以看到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思路,从痛点出发的会更加切近于自己现在的状态就是他对于自己现在的状态是比较清楚的,所以能够一眼辨识出来问题在哪里,但是呢目标可能还局限于看见问题本身,所以难免会有一些着急想要去找方法,但是自己的眼光没有放在方法上。
看到一些理念的小伙伴则是已经有了意识,知道我需要从哪边去改变,这个时候就不会特别急,因为注意到自己理念的差别会更容易从根本上解决方法,反倒不是当下最紧要的了。
当然这两者其实并没有优劣之分,她们都是一种很好的状态,可能在程度上有不同阶段的相对进阶。
我非常感激小伙伴们,她们愿意把自己头脑中最真实的内容反馈出来,不会因为觉得我提这个问题是不是太low了呀,或者让别人显得觉得我自己还不够自己主动啊什么之类的想法,这种愿意暴露真实的情况分享是我们能够互相共通的去讨论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就像在语写的时候我对自己不设限,任何的内容都没有说不能往这个树洞里放,虽然有的时候会混乱,有的时候会前后矛盾,语无伦次,但是还是把它呈现出来,因为呈现出来有人会看见那个能够帮我起到顾问作用的人,在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他看见的是一个真实的我。
因为看见的是真实的我,所以他的反馈对我来说会最有价值,效果最大化。
为什么这回会采用共独家训练营的双重模式来进行这本书的内容,不是单纯是单独去做一个训练营,是因为我觉得这本书真的太好了,它不仅有理念的改变,有方法的指引,还有具体该怎么做我们都知道最后落实的阶段在怎么做这个地方是重点,可是也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果我们不对他进行深入的探讨,不把我们以为自己知道的那个点打透打深在操作单就还是会遇到阻碍。
就像今天我们在看前言部分的时候,你会有很多说,唉,我认为我知道,比如说陪作业但不是催作业,大家都觉得我知道这么做啊,包括后面那个家长应该做和学校里互补的工作,这个大家都觉得我知道,理论上做一个判断题选择题都能答对,但是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当中做的更多,大舅伊然是跟学校里面一样刷题,而且刷题的量比学校里面还要大,那我们觉得这个地方有不足嘛,那我就更多的去把它补足,但事实上因为性质已经错了,因为你做的不再是互补的事情了,所以量再多起到的效果也非常有限,甚至就像南辕北辙一样。
那什么才叫互补的事情,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习惯或者说思维模式,比方说后来在预习的时候提到一个话题,如果预习了以后孩子会不会上课觉得这些东西我都会了,就不再认真听讲了,这是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会遇到的一种状态。
但其实孩子在预习了以后,关注的是我会的地方还是我不会的地方,他对于不会的地方如何判断,如何分配自己的经历才是,最后会不会因为学到了很多东西预习过了,我就不再认真去听讲,得出这个结论前面要用的那个方向。
其实觉得这里面很多东西我都知道了,不用再认真听,这不仅仅是孩子遇到的问题,我们自己也会经常性的看到,比如说在看一本书的时候,你找的是新知还是旧知你是在找认同还是在找自己以前忽略掉的点,这是一种思维习惯。
即便是我们这些愿意花时间来学习的高素质人才,也有很多人的阅读习惯依然停留在读完一本书去找我以前已经知道的东西,因为这种认同啊不是说我认同作者,而是作者认同我,他会给我一种心理上的这种满足感,你看这么大一个作者,他想的跟我想的也都一样吗?但是如果只关注这一部分的话,你就会发现我们的时间是浪费了的,因为你用了读一本书的时间,只去看到了自己以前知道的东西,那这个时间话就没有价值,没有得到新知吗。
我自己是在加入拆书帮以后或者叫2017年以后才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因为那会儿有很多次我们需要重复写一个片段的便签,那之前上课时候写过了,下回课件里还是这个内容,我是不是就不需要写了,或者我书写的跟上回一样的就行了,那样的话我这回来听这个课想要拿到的效果是什么呢?
这个大概就是在2017年的下半年,我开始有意识的训练自己,每一次即使是看同样的片段,上回也很认真的找了新知,这回再去寻找,还能看到新知是什么。
印象最深的是乔布斯被解雇的那个片段,真的,我至少在那大半年的时间里写过4遍,关于这个片段的I便签,每一次都一样可以找到新知的。
并不是说前次我在找薪资的时候遗漏了哪些信息,而是每一次我在看到这个片段的时候,前面积累的那些东西都跟上一回的积累是不同的,就算是隔了两天再看同一个片段,这两天里我以为还有更多的思考,我也有更多的实际经验在产生作用。
时刻带着这种,我要在这个内容当中找到新知的想法去看待问题,你怎么又会在上回自己已经熟悉的内容当中,就因为已经知道了而不把它当回事儿而觉得无聊,就放松了思维的警惕呢。
想想看孩子们在上课的时候,觉得这些东西我都已经知道了,我就不会再把注意力放在老师讲的内容上,其实是她们的一种错觉,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更主要的是什么?语文课为例,识字词吗?是课文的熟悉程度吗?其实并不是的,就像我在讲我在小熊预习语文课的时候,就只会做这两个方面字词和课文,他说什么故事背景啊,中心思想啊,某个具体的词汇用法啊,这些难道不是一篇语文课本中更重要的吗?为什么你遇袭的时候只做这个最简单的部分呢?要知道上课老师强调最多的可能也是这两个部分。
其实这个就涉及到哪些东西是我们家长能做的,哪些东西我们的技能点没那么强大,甚至需要一些额外的更多付出才能够做到,还做的不是很完善。
上课老师讲不讲关于什么课本背景AR具体难点字词的用法,这样的东西呢其实是讲的,但是我们通常没有留意到为啥呢,因为孩子上课的时候,她们在字词和课文熟练度上花费了太多的注意力,这些东西她们平时没有做好AR,所以占据着自己80%的注意力,以后那20%注意力用来分散给老师讲的这些更重要的东西,但是那会儿她们已经强弩之末了就没办法全神贯注,反而因为要操心太多,在这些基础的部分,让自己原本应该给到老师讲课中,更核心更精华部分的注意力给发生了偏转,所以就没办法get到这节课跟自己预习最不同的那一部分。
如果我们在预习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些基础但是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就会影响她们理解的问题给解决掉,就是课本熟练度我自私,那么他上课在这一部分花的经历就会更少AR,然后他大部分的精力可以用来干嘛呢,来关注老师讲的一些真正的重点,真正有价值的,我们家长自己讲不出来的。
你看这个东西叫互补,因为中心思想啊,具体字词用法啊,这些东西是老师备课当中非常关键而且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但我们家长要去背就花的功夫要比较多,因为你毕竟不是专业干这个的。
可事实上大多数上课的时候,就像丹丹讲到的老师大部分的精力是花在处理字词和课文上,这其实并不是老师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预习确实没做到位,如果这种基础的我们家长可以做的部分已经被我们做掉了,老师上课时候就可以很轻松的直接把重点放在真正是重点的地方。
这些就可以说是老师在用她们的行为项目进行抗疫,家长能做的部分,你没做你要去要求老师做到更多,那没有1楼哪来的2楼呢?
就算老师给了更多2楼的东西,你的孩子也得接受得到才行啊,没有那个最下面的,及时给他2楼,他都找不到楼梯上去。
语文的预习是这样,数学和英语只会更简单,就像这两天我再带小熊。做四年级的名校名卷,有人就会说他没学过啊,那怎么做呢?但其实这种数学和英语的学习,他都是台阶搭得非常细,循序渐进的,也就是孩子要学的里面,大概有80%是他以前已经掌握的东西,真正的位置新知只有20%。
可是我们在预习的时候基本上是平均用力的,如果你只去看书的话,那80%已经熟悉的内容引不起,我们的注意还会造成一种错觉,这些东西我都会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事实上造成我们对内20%的敏感度也在降低,真正遇到我不会的东西的时候,熟悉感错觉就会显示出它的作用。
所以只带着孩子把书看一遍,当做预习,其实并不见得效果会好,因为一来你是平均用力的给已知的,应该叫旧知和新知直接的能量分配是一样的,而且孩子还可能因为对已知的那些熟悉感忽视甚至是轻视,真正需要着重用力的新知。
如果我们先做测试呢,注意它不是考试而是测试,这个测试是为了把那些我们已经非常熟练的内容找出来,放到一边,不需要再花额外的精力去关注,我们只需要把所有的注意力可能至少90%都放在目前我还有困难就是真正的新知那一部分,用90%的力量去集中攻破20%的新知,那这个对孩子来说应该比把20%的力量放在20%的新枝上容易很多。
更何况有了前面80%的旧知做铺垫,孩子对那20%的新知还会产生轻视呢。
但是我也注意到一个问题,就当我们在做这种筛选的时候,孩子的状态也给我们以前的反馈提供了某种程度上的反馈,比如说昨天小熊在做四年级第2单元的数学和英语试卷时,他就遇到了困难,不再能像前面第1单元那样保持满分了,这个时候它的反应并不是平静的,而是会带有一种空体体的腔调,对自己没办法达到满分,感到情绪上有不满。
这种不满的情绪是哪里来的?肯定是我以前的反馈,给他造成了一种影响。
他没有办法真正把遇到了困难难度当做学习的好契机,尽管在正面管教中我一直在说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但是显然在这种最直观的实践错误面前,效果没有展示出来。
他还是希望他自己能得满分,这个会给他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当然如果全部都能是这样愉悦感肯定是有了,但是你花的时间呢,你就知道我们要学习肯定是要学那些不会的,如果全都会了,你花这个时间干嘛啊?那不是在浪费吗?
那现在让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我就会去做调整,目前我做的是这两个方向上的调整,第一是从语言上告诉他,明确的说我们现在遇到了问题,这说明这就是我们重点要学习的地方,这是一件好事,你遇到了难度,学习会真正开始,但是这只是在诉诸听觉做努力,孩子即使听到了,也不一定能真正理解。
有一个情绪上的调整,就是当他哼哼唧唧不太高兴的时候,我是如何做回应的情绪回应,如果我看到他和同机及自己态度也不好,那么孩子就会知道这真的是一个特别糟糕的事情,因为我没有做好,我自己心里觉得不舒服还被我妈骂。
因为有这种经历在,所以下回他就会避免自己得不到满分,他回去选择做更简单的东西,难的就不愿意做,有了畏难情绪。
所以我可以把正面管教中面对错误的那种兴奋状态在这里呈现出来跟他说,哇,太好了,你遇到了一个问题,这个是我们要学习的重点,我们又有成长的机会了。
这种状态不是说三句两句三遍两遍就能起作用的,肯定还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因为思维习惯要养成,其实花的时间还是挺长的。
还有一个方面可以做的,就是帮助他看到我们经过筛选以后预习很多东西,任务量是在减少而不是增加的,我们可以集中精力办大事,把真正他目前还不会的那个东西给他针对性的处理清楚,这样他在行的时候,在听老师讲的时候也会更有清晰的概念。
我这么自信是因为我讲的方式跟老师讲的方式肯定不一样,这也是互补的一方面,因为我们在给孩子呈现怎么做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直接侧重于做法,而老师讲的时候呢,有很多理论,你不能说老师讲那个方向不好,大师顺序不能变,如果在生活中他已经见过类似的问题,老师讲的时候就会变成画龙点睛,因为刚好是他遇到的问题,他会重点关注这部分的信息。
那如果倒过来老师先讲给他一个他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概念,敲着黑板告诉他这个地方是重点,他也只能死记硬背,背完以后老师还会给他很多题目,让他去做练习,但是这个方向反了以后做联系毕竟是一个相对枯燥的过程,孩子能够真正留在脑海中记忆的效果肯定远远不如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时机的问题,现在要去解决,这就是一种致用类的学习思维啊。
致用类学习不仅适用于成人,孩子们她们在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的时候也可以这样操作,因为我们的所有知识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如此物理化学就更不用说了。
带有致用类思维的这种观点,再去看待就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课时孩子因为这些东西我都预习过了,所以不当回事的问题,因为父母的讲解方式不可能取代老师的讲解方式,老师的讲解肯定是有它的科学性原理在的。
即便我们能从大概意思上让他听明白,老师的那种表述,也会给他更系统科学的整体思路。
所以我从来不认为我的孩子已经掌握了这种题目,他上课就可以不听老师讲这一方面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另外一方面不同的表达方式都有它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如果孩子只能接受其中一种表达方式,另外一种他错过了没有接受到那么,他就失去了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的机会。
我们给孩子的更多真的不是知识点本身,而是思维模式的培养,所以即便我能够给孩子讲清楚,让他把一个概念理解明白,老师在讲同一个话题的时候,做出的那些努力也不可以被否认。
这样做预习,效果肯定是会比简单的看一遍书更好的既破除了熟悉度错觉,又能够帮助他找到下回听讲的时候,需要侧重的新知,真的是一举两得。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在于我们在教会他一种学习思路,就是在接受信息的时候,重点要看那些跟我不一样的观点和看法。
昨天在做好书快拆的作业测试时,在统合综效这个部分也讲到了,如何面对别人跟我的不同。
最后那个测试题真的很戳心,我没有把它当做一个简单的作业测试来做,就像之前讲到的每次看一片的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形式,即使这个内容对我来说相对熟悉。
在作业里那个表格是让你选择你如何面对别人跟你的不同的,这给我最大的思想启示是,我认为自己可以很好地去面对和处理别人跟我不同的观点,但事实上在具体的情境里比如说在团队合作当中,你希望出现不同的声音吗?这个问题要回答的时候直戳内心,我发现我其实并不希望团队中出现不同的声音,因为那样会耗费很多时间去平衡处理。
如果只是这个想法本身也没太大,问题确实都是相同的想法,观点没有不同意见做起事情来是更高效的,但是做完了以后呢,会不会导致你没机会看到不同的想法是什么,这就好像我们原来打辩论的时候去模拟对方的观点一样,如果你认为归对方的观点非常简单,就只有一条直线,你把它不破就可以了,事实上人家还会有很多其他不同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想到在回应的时候肯定是要吃亏的。
所以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我对自己的认知和自己时机的选择其实是有偏差的,就我对自己了解不是很清楚。
这种事自己不清,而不是识人不清,带来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它会造成我们实践的障碍,因为你如果知道自己不明白,你肯定会对他加以注意,就跟那个熟悉感错觉带来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现在你自认为自己明白,但其实又不明白,反而他会成为你认真思考去关注这个新知的巨大阻碍。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知道做不到其实知道做不到并不是真正的知道它,只是你头脑上的知道罢了,你的心其实并不知道,这个知识对我来说就没有意义。
今天我给小伙伴们留了两个方向的作业,第1个是关于孩子是伙伴,而不是水桶需要被点燃,而不是灌满孩子是种子而不是画布需要浇水施肥,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我建议大家用语音写作的方式来答这道论述题,不一定要写成一个非常有逻辑的小文章,为什么用语音写作的方式来做呢?是因为我们不是在考试,我们是在激发自己的想法。
就像我在看到这一部分的时候,忽然注意到了一个点是我们给孩子的和孩子事实上学到的其实并不是一个东西。
再看看,如果是水桶是画布,那么我给的和他接收的就是一样的,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是一样的他接受的就是我给他的,可能比我给他的东西更多吗?这个东西没有成长性的,没有自身的那种延展发散性,因为你给的就是个东西,你给他一个苹果,他就只能拥有一个苹果,他不可能把这个苹果分列成两个。
可是如果是火把我给的是火星,它燃烧出来的是火苗,它的火苗肯定比火星更加耀眼,范围更加广阔,提供的热量更大,这样才能达到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效果,这不也是我们期待的吗?
如果是种子这种变化就更鲜明了,我们给的是肥是水,是阳光是温度,但它长出来的是果实,这是两种性质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孩子是另外一个人,他不是我生命的延续,他需要长成跟我不一样的样子,否则的话我自己看来就好了,干嘛要去养一个孩子呢?
这个里面最重要的逻辑在于我允许他跟我不一样,我期待他比我青出于蓝更上一层楼。
说这句话容易人人都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比我更好更强,但是我们在操作的时候做的可不是这样的事儿。
我们希望他乖乖听我的话,我说什么你就做什么,我们希望他能够把我教的东西,不走样的copy出来,我讲了你就明白,如果试用这种方式的话,我们怎么可能不成为孩子的天花板,因为你再怎么给他,你只能给他,你有的你没办法把你没有的东西凭空变出来传递给他。
这也是我们家长要做和学校老师互补的事情,老师传授的是知识,对他的知识量就是比孩子们的更大,它只能在信息量的层面上给到孩子启发,但是真正思维上的那种火花产生不一样的想法,要靠家长在思维上培养起来。
一个很明显的观点就是我们今天整场讲到的关于新知和,就知你的孩子更关注的是新知部分,还是就这部分,当然跟我们自己家长在看书的时候是找认同感还是找我以前不知道的直接相关,因为我们就是她们的榜样啊。
可能我们同看一本书,书中的内容关注点不一样,我们和孩子一起看,他看到的和我们想到的也不一样,我们给他传递的是看这本书,你要注意自己以前不知道的部分,他不知道的部分跟我们不知道的部分肯定不同啊,但是传递这个思维方式已经是一脉相承的,还因为这个思维开始看到了梳理你没有看到的东西,他得到的就跟你给他的不一样了。
所以我们给他的是方法,是思路,而不是内容不是信息。
他会带着我们的这种方法去用,然后找到更多自己关注的信息,这才是创造,这才是我们给他最主要的这些东西在学校里老师给不了。
其实并不是要批判老师,而是她们所面临的那个路径限制了,没有办法做这种思维的启迪,一个教室里面四十几个孩子,比如说给了家长就算是两个孩子都已经够头大的了,这种情况下老师只能把那些总结出来模式化规律性的东西传递出去,所以我们才要互补啊,因为他们只能传递模式化的孩子,需不需要模式是需要的,但是除了模式她们也需要思维的创新。
既然两者都需要,老师又擅长做模式内容,那么创新思维就只能由家长来不及,因为两者缺一不可啊。
想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在家里应该做哪些功课,应该做更加学校一样还是不一样的东西,就已经没有任何疑问了。
但是要做到伊然不容易,因为我们自己的思维转变也需要过程。
我建议大家用语音写作的方式去论述这道题,也是出于这个目标,你能想到什么?如果没有机会让你去展示,可能它就会更多的对自己没有要求AR,因为我们都倾向于做容易的事嘛,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调查问卷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做选择题,甚至给你一个空给你写个其他,大多数人都是空着不填的,就是因为我们不想思考,思考太累了太费劲。
但是这回我们在训练营里所做的内容都是会跟思考相关,因为这部分没有人可以取代,没有人可以替你做出最后的结论。
除了刚才的那个论述题以外,还有一个话题是12个学习力要素里面,你认为最难的是哪一个这个最难的标准,每个人也可以不一样,比如说就我而言我是觉得我从来没有侧重过,甚至没有意识到要做这一部分的,这个对我来说最难,因为你根本看不见,他当然也就没可能做好。
对我来说这个是给孩子建立他的学习伙伴,其他的我不敢说自己都能做到吧,至少都听过有觉察,但是学习伙伴这件事我真没放在心上过。
那孩子有他的小伙伴,但大多数时候是一块玩,他们没有激发起来互相学习的这种状态。
如果要我做个类比的话,其实就相当于拆书帮的小伙伴,对于我的这种作用,在这个环境里面我知道我就是要去学习的,所以我在别人身上固然也会有情感的投入,情感的交相呼应,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在一起相互激发,相互促进,让最后有所收获。
孩子们的玩伴里会不会也有这种效果呢?可能客观上有一点,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主观上去努力去要求它能够实现的状态就非常有限。
但是怎样操作和实践,这里有可能也也会有某种困惑,我尝试过带她们去做学习类的活动大师,那是因为我带的嘛,我带的肯定是我熟悉的,我熟悉的我的孩子相对就会比较熟悉,就好像每一次带她们动手操作那种科创实验的时候,小学都是做的最快最好的那一个,他可以去帮助其他的小伙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对他自己难度的激发是非常有限的,他可能更多的享受做一个小助教,小老师的这种感觉也是成就感。
但是你看这个地方和难度,刚才我说他做试卷的时候如果不能得满分,自己就心里会有一种不舒适的反馈,真的非常相似,就是由我给他提供的环境都是他相对拿手的。
怎样可以创造一些,对他来说有困难能看到自己需要提升的部分呢?昨天在37拆书家的群里大家还在分享,有一个小朋友参加完妈妈的拆除活动以后,写了一篇读后感作文,其实这也可以变成她的学习小伙伴之一啊。
谁说学习小伙伴就只能是跟自己同龄的呢,如果能让孩子在我们的拆除活动当中有所吸收,那不也挺好吗?可能一开始我会担心中间的差距太大,他有很多东西不懂,但其实我们不用小看了,孩子在没有试过之前不要轻易的下这种结论。
尤其是孩子现在已经开始就四年级了,他的理解能力跟一个成年人相差并不是那么大,他可能深度会有不同,但是基础的还是可以听懂的,那在这种环境下它就可以有所收获。
比如有一次小熊在听我做语写的时候提到了我跟老公之间关系,自己觉得非常满意,所以在家里面是相亲相爱的,他在跟外界老师聊天的时候就会分享到这一点,他觉得我的家庭非常幸福,是因为我爸爸妈妈很相爱。
所以不要轻易因为他可能听不懂就不讲给他听,恰恰相反每一个他从听不懂的时候,就像我们测试出来需要着重放注意力去关注的点一样,这个时候因为起点比较低,所以能够收获到的效果反而是最大的。
这部分的想法也是对我自己一个激发未来还是会想要去给他寻找更好的同龄小伙伴来相互促进,但是在暂时没有这个条件前提下,让他参与我的学习活动,也是一个很好的效果。
会有个想法,我可以回家以后在宇翔小燕她们这个群体里面,让大家一起来读,这本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力,一来是因为我们对这个内容都会有很强的关注度,因为他很实用,二来是我们这些在学习上有相似的频率的人,激发出来的东西应该也会是同频的。
频率相同而不是想法相同,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有意识的去锻炼统合宗教当中,如何看待别人跟我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哇,真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效果呀。
对了,今天还没有忘了,有件事就是让他邀请大家给我反馈,这个反馈是指你对今天共读的内容满意程度,从1~10打分一打几分应该不会都是特别高的分数,因为今天其实我自己也蛮放飞的,没有一个很标准的流程,但是最后其实还是有一根主线在拉,感觉不是特别清晰,看看小伙伴们的反馈吧。
大家给到我的反馈,对我来说是改进的契机,就像我们学习比较多要素三里难度这一部分一样,大家如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来说就是有难度的,但是这种难度因为只是提高两分嘛,而且会有具体的标准,所以我在改进的时候不是白手起家灵气炉灶,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
这里又又绕回去了,他跟预习有一脉相承之处,如果大家给我打分,比如说有6分那么之前的6我是可以保持的,我只要把注意力放在提升的6~8的两分之间就可以了。
不需要平均用力,其实给了我们一个特别好的机会,才让我们能够集中精力办大事。
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因为人的精力真的有限,如果只能把它放在相对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就得筛选出哪些对我们来说最重要。
明天开始要正式进入学习力要素的拆解学习了,目标今天相关的也都提到,有的时候会有一种心理上的抵触感,我自己也是一样,那么怎样把目标做到能够接受并且能够完成能够实现,这是smart原则要求的基础。
结束之前周蕾也提到,想知道我昨天是怎么跟小熊聊目标的,那其实我们俩聊目标也只是开了个头而已,具体的内容要等到回到太原把这个假期前属于玩的这一部分让他渡过去,在正式开始。
昨天我们聊的地方其实比较浅显,就是跟他划分了几个大块英语阅读,中文阅读以及体育锻炼,还有学校的预习。
学校预习,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了,就是我刚刚在跟小伙伴分享的时候提到的这种方式。
但是英语阅读,中文阅读体育锻炼这几个目标里面最好猜的其实是体育锻炼,我跟他提到了打乒乓球。
因为爸爸现在每天在嗯老干部活动中心里面打乒乓球,这个目标是非常浅显的,因为他现在不会,我觉得他说目标可以定,常在这个假期结束的时候,我们能够站在桌子前面跟姥爷在对面有来回就能接住球,这就是一个很具体的目标,那要达到这个目标,可能中间会去问一下老爷每天需要练多长时间,或者是练什么内容,比如说发球啊还是接球啊?
英语阅读我现在想到的适用四大测试来当做一个标的,目前小熊的仨测试成绩是2.3~2.6的样子,我还没有跟他具体商讨到多少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极限,我个人认为应该到3,那谁知道这个难度对他来说是不是合理呢?
中文阅读我也有自己的目标,其实就是让他自己拿起一本书来愿意多看,前两天我提示着让他去看那个了不起的大豆奶奶,其实看完以后他也会觉得有意思的,但是他看到那样一本书里面都是字没有话,心里上还是会有畏难,那就要找一些适合激励他内在图像感的书籍,把她们当个素材去勾引一下他的那种阅读欲望。
在帮主的这本书里有一个章节专门是讲阅读兴趣的,我还没有看到,我今天会把这一部分看完,然后结合他来做自己这个暑假的阅读目标设置,当然我设置的只是家长这个正面的,还要跟孩子去有商讨,要让他自己找到他是合适的。
目前我能想到的就是,帮主在书中提到的,有家长要跟他讨论某一个任物某一个角色,他的成长过程如何,因为有这种探讨你必须要得到一定的深度,所以孩子在看的时候才不是浮于表面的。
忽然想到刚才讨论的过程中选题提到一个问题,他说孩子要背三字经,但是我自己真的没有那个功夫全完全背下来呀,是不是一定要我先做呢?
我在这里打了一个类比,我说如果一个小孩子他的父母都是聋哑人,他在气质没有病变的前提条件下,能自然而然的学会怎么说话呢,大家都笑其实是不行的,即使他周围其他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其他的人都讲话恐怕也很难。
但是如果做一个极端的反转,就是从小的时候父母都跟他讲话,然后到了五六岁有一天父母再也不讲话,他讲话的这个功能会丧失吗?其实并不会。
总结一下,这个规律就是孩子在学习积累的某个阶段,需要家长从容陪伴,我们走在前面对他进行引领,但是当他的基础已经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的时候,他就可以自己往前走了,这个时候即使父母不在,走在他前面,所有的都给他做好储备,他也能自己走下去,关键是这个平台期究竟在什么时候?
不同的人说法肯定不一样,但是至少我知道在选停的孩子的年级是远远不够的,包括现在小熊也是一样,他背的所有古文我都会先背会,因为我要跟他讲,因为这些东西对他来说是比较难的,让他直接自己去看他很可能看不明白,这是我的引导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但是他不会永远都沿着我给他设定的道路走,等到他上初中以后学古文的速度可能就比我现在接触的更快了,当然也是因为刚好我在这个方向上,以前的积累稍微多一点。
无论哪一种吧,我知道现在我做的事情依然是在陪跑,我引领着他让她们去跑大师总有一天会到达,我只能把他扶上马,然后看着他扬长而去的阶段,我还挺期待那一天快点到来的。
期待归期待,我知道这种期待并不能取代现在自己的努力,我要做跟学校互补的事情,我要把更多的思维模式展示在他面前,他要看到妈妈就是用这种方式在生活,在学习,在成长的这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引导,当然我要努力让这个痕迹更明显一点,让他看得更轻松一点。
2021-07-05 07:54:32
48分钟1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