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坤读初三的时候,父母打着政策的擦边球要了二胎还是个儿子,他们给刘坤的说法就是:“有了弟弟,你就多了一个亲人。以后遇到什么事也能共同分担,不至于那么孤单。”
那时候的刘坤也没想那么多,全副精力都在冲刺中考,考上重点高中,高中三年刘坤住校,寒暑假忙着补课,和弟弟的交集实在不多。
高考刘坤又考到外地,毕业后也留在外地发展,每次回家,弟弟和他也是亲而不密。
工作几年,刘坤和女朋友的感情趋于稳定,婚事也被提上日程。
谈婚论嫁的时候,刘坤父母坦言:“咱家也在本地买了房子,你们要住就给装修。”
可是刘坤和对象在大城市打拼,家乡的房子装修又有什么用?
结婚后,刘坤和媳妇一直在工作地租房住。
最近房价下调,遇到合适的买房机会,刘坤的爸爸也退休了,弟弟面临高考,家里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帮刘坤买房,父母直言:“要不就把那套房子卖掉当首付。”
小地方的房子哪有那么好出手?
此后很多年,父母要用退休工资供弟弟读书,等到弟弟和刘坤这个年龄段该买婚房时,父母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别说给小儿子买房,能不能生活自理都不好说。
而刘坤的媳妇是家里的独生女,虽然岳父母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他们要买房,岳父母也可以拿出一大笔钱。
不能帮助刘坤买房,父母还不停催生,刘坤发出灵魂拷问:“孩子谁来带?”
“生下来我们来带。”母亲信誓旦旦。
“你们俩都六十岁的人,家里有一个高中生,再带一个吃奶的婴儿,你觉得可能吗?”刘坤苦笑一声。
而岳父母则直言:“我们不会催生,你们自己想要孩子,我们肯定带着工资过去帮忙。”
普通家庭生二胎或者三胎,除了传宗接代和喜欢孩子之外,就是给自家孩子制造竞争对手。小时候竞争父母的陪伴和爱,长大就竞争父母的资源和资产。
对于条件好的家庭无所谓,他们有足够的养育成本。
普通父母与其说给孩子留手足竞争,还不如给他留富足,起码孩子在社会上起点高点,有底气去竞争。
如果 想要一代更比一代强,父母们就努力吧,孩子需要父母的托举。
现在的时代能拼爹拼娘,孩子就会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