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色的电影票根
深秋的雨裹着寒意渗进咖啡馆的玻璃缝,林夏摩挲着褪色的电影票根,票面上 “2018 年 11 月 17 日” 的字样早已晕染成淡褐色。收银台传来的拿铁拉花声,忽然和五年前那个雪夜重叠 —— 那时江野也是这样小心翼翼捧着热饮,生怕奶泡洒在她冻红的指尖。
他们是在大学的电影社相遇的。江野总爱坐在最后一排,黑色连帽衫下露出半截银色耳机线。当林夏第三次在深夜影评里发现与他不谋而合的见解时,这个寡言的男生突然递来一张手写的纸条:“下周三晚,老地方放《情书》,要不要拼座?”
放映厅的冷气里,林夏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屏幕上博子对着雪山大喊 “你好吗”,江野突然转头,睫毛在眼下投出细小的阴影:“其实我看过七遍。” 散场时他把围巾绕在她颈间,薄荷混着雪松的气息将她笼罩。
恋爱像默片里的长镜头,缓慢而温柔。他们会为了抢到限量的导演剪辑版蓝光碟在音像店门口排整夜队,也会在暴雨天躲进 24 小时书店,就着落地窗外的闪电分享同一包蜂蜜黄油薯片。江野总说要带她去北海道,在小樽运河边复刻电影里的场景,可计划永远停留在收藏夹里的攻略文档。
变故发生在毕业前夕。江野的父亲突发脑溢血,他连夜收拾行李赶回北方小城。走前他把那套珍贵的《花样年华》蓝光碟塞进她怀里:“等我处理好家里的事,就回来找你。” 林夏站在月台上,看着他的背影淹没在人潮,直到列车尾灯消失在雾霭中。
最初他们还会在深夜视频,江野身后总传来消毒水的味道。后来通话时间越来越短,画面里的他日渐憔悴。某个暴雨夜,林夏对着断线的视频通话打了十七个电话,听筒里始终是冰冷的忙音。再后来,她在共同好友的朋友圈里看见江野的结婚照,新娘捧着白玫瑰,笑容明媚得刺眼。
“小姐,需要续杯吗?” 服务生的询问打断回忆。林夏望向窗外,梧桐叶在雨里打着旋儿,恍惚间又看见江野穿着驼色大衣向她走来。手机突然震动,推送新闻写着 “北海道 7.3 级地震”,她下意识打开收藏夹,那个存了五年的攻略文档还停留在 “小樽运河观光路线”。
走出咖啡馆时雨停了,林夏把票根轻轻塞进路边的邮筒。风卷起落叶掠过她的脚踝,远处商场的大屏幕正在播放新上映的爱情片,情侣们相拥着走进影院,而她的故事,永远停在了那个没来得及寄出的约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