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学习孟子第五十四课--人仁谓之道,原文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下》,“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Alice的分享:
闻:“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出自于《孟子尽心章句下》
思:仁就是做人的原则。仁和人合起来讲就是人生正道。仁德往内就是人心,人心再往内就是人性。其实我们要重新去认识一下真正的自己,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出处:《孟子离娄下》)。只有当我们的内心达到了仁,这个时候我们才是一个真正在圣贤意义上的人。人有很多种活法,各人有各人的选择,但其实人活着都遵循这个一个规律:生老病死,按这个规律向前走(身体)。心是按照什么规律走的呢?心走的轨迹应该是:一开始不知道何为善恶(赤字之心),慢慢的了解了善恶,通过各自的生活让善恶发展到了一个平衡,在慢慢的成长过程中,平衡又会被打破,这个被打破的过程就是觉察和修行。但是觉察和修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即使经历了很多的痛苦,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仁德就是把之前已经达到平衡的善恶心念都转化空掉,只剩下仁,把仁再去掉,仁再归为空。心就完成了。人身体的规律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心的规律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道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在平衡建立后,还没有等到痛苦的来临,因为学习因为观察身边的因缘而发现自身的平衡是错的通过学习来觉)和困而知之(在吃了苦头之后才产生的觉)三种。用觉去观因缘,观前因和后果,升起一颗仁德之心,把产生这个性格平衡里面的善,恶看的比较清晰清楚。慢慢的就会看破。至此,人心完成了净化。由觉而升起的仁。在觉的状态下,我们就像第三者一样,去反观自己,反观这件事情,整个在发生过程中是怎么一回事,用旁观者的心去看心结所产生的前因后果,就会慢慢的放下哪些心结,放下的越多,心就越清静。放下的越多勇就生了。越清静智就生了。一步一步的放下我们的执念,在这个向前走的过程中,我们的妄心就消除了,回归本性。
修:学了一段时间的国学后,在遇到事情时还是会忍不住发火易怒。后续遇事要先思考反思再反思,来觉察中间的因缘。
艾婷的分享:
闻
«孟子•尽心下»十六章
孟子曰: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言简意赅,干净利落。孟子之前在«公孙丑•上»第六章说到仁义礼智,人之四端。这一章讲:"仁也者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四个关键字:"仁","人"、"合"、"道"。
思
孟子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一.仁, 仁德,仁德往内,人心; 人心再往内,人性。仁也者,人也。孟子告诉我们,要重新认识一下自己,其实自己并不是镜子里面那个自己。孟子前面的大篇论述"君子所以异人者,以其存心也。",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的地方极其细微。通过这些给人重新定义,只有我们的心往仁德方面不停地走的时候,我们这个人才能做得越来越 纯粹。而之前没有往仁德上走时,这个人只是暂时的我们认为他是人,其实不能算完全是一个真正的人。比如小孩刚生下来叫小孩,十八岁才叫成年成人 。孟子表达的是只有我们的内心达到了"仁",我们才达到了圣贤意义上人的完成。一个人有非常多的活法,抽象看来,每一种活法都是一个人的选择,事实上并非如此。其实,人活着,在千千万万个不同的选择里,遵循着一个同样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生老病死。人都在这个过程中向前去走,人的身体是依照着这个规律去走,而心呢?心是按照什么规律去走,我们往往却没有能力把握到。"仁也者,人也。" 孟子把另外一条,心的成长轨迹描述出来了,我们人从一开始懵懵懂懂并不知道何为善恶,慢慢地接触外面世界,有了善恶之分,通过各自的生活,让善恶发展到了一个平衡,性格养成,平衡的性格养成之后,有着非常鲜明的个人特性,一眼就认出来自己,对自己的性格也很清楚。这个平衡将带来我们非常长的时间,伴随我们的人生。性格有好有坏,性格好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好生活; 性格坏会给我们带来不太好的生活,长久以往当中,平衡逐渐被打破,平衡被打破的过程就是觉察和修行。觉察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有些人就算经历了痛苦也不一定真正能够觉察,在痛苦中能够觉察的人非常好,叫做"困而知之"。觉察的产生就是让我们那颗已经形成善恶平衡的固定模式打破了,觉察慢慢生根发芽往上长,内心所本有的仁德,本有的仁、义、礼、智、信逐步填充,心的一生完成。仁德在之前已经达到某种平衡的性格,善恶心会打破以转化,善恶都转空了,完全只剩下仁,去掉仁,归为空,心就完成了。人的心从一开始的虚无一团,从赤子之心到慢慢的接触世界有了善恶分别,随着善恶分别一步一步成长,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相对稳定的自己的性格状态。
二.经过很长时间的延续,直到有一天产生了觉,在觉产生之下,原来的平衡性格被打破,仁德从觉的根里生发出来,逐渐转化某种已经形成的善恶心念。先把恶转化掉,再把善转化掉,变成不善不恶,不善不恶的仁德,回归到空性的状态,这就是我们的心整个的进展过程,心完成了根本进化。人的身体的规律,生老病死显而易见,我们都能够看得清,而心要走的这条路却不是大多数人要知道的。孔子曾说,对于"道",一般人都有三种知晓方法: 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
生而知之,一个人的善恶信念沾染不是很多,即便接触到了外界的环境,并没有产生太多污垢,因为他本身就清静明了。于是在内心的觉很快能够生发出来,仁德迅速充满,直接转化为空性。
学而知之,在平衡建立之后,还没有等到痛苦的来临,因为学习,观察身边人的苦,观察身边人的因缘,很敏锐的觉察到自己某种能力达到的平衡可能是错的,于是通过学习让自己产生的觉。
困而知之,在吃了苦头之后,才产生的觉。
无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都是在平衡之后觉的产生,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很多心理学讲到人的性格形成与家庭的关系,环境的关系,从现在做的是用觉观因缘,观前因后果,观察细致升起一颗仁德之心。过程当中有前因后果的观照,产生平衡性格里的恶念善念,对因果看得比较清晰,人的很多时候深受善恶心念的干扰,是因为对因果看得不够清楚所致。
三.真正可以看得清楚之后慢慢看破,看破之后能够放下,看破,放下的过程是从善恶的平衡达到了仁。"仁也者,人也。",至此,整个人完成了人心,完成了净化的过程,"何而言之,道也。"净化的过程中最难的点,是由觉升起的仁,再由仁而去转化善恶的心念,瓦解原先已经存在的平衡。剖析什么由觉而升起的仁,圣贤的种子通过圣人的熏陶和自己的认知产生的觉察,产生信心、勇气、智慧去养觉察的心,进而产生仁德,这仁德如何能够转化善恶心念呢?转化心念和观前因后果要紧密的联系起来,在觉的状态下,不存在善或者恶,好像第三者一样反观自己人生当中的每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在发生过程中是怎么一回事,有心结,用旁观者的一颗心仔细观察这心结产生的前因后果。人往往只在结果上懊恼,很少去看客观上的原因。当用觉察心很清静很客观的角度去看一件事情整个的过程,相对而言看得比较清楚。如果看到我们有误会别人的地方,人们习惯对别人贴上一个标签,比如对某个人有看法,会形成一副有色眼镜看人,久而久之,哪怕这个人没有问题总会觉得他有问题,因为这副眼镜,这个看法形成平衡里面的善恶心念里面的恶的心念。恶的心念什么时候能看破呢?用觉,用清静的心去觉察,去看他的前因后果时,原来的有色眼镜就放下了。因为看到之前自己的心不清静时的因,此时看破了,慢慢放下,如果认为放下很困难,放下难,是因为没有看破,看破了,恶的心念慢慢会放下。
四.«大学»曰: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喜欢一个东西能看到它不好的地方,厌恶一个东西却能看到它非常好的地方,这是非常难得的。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就是要用一颗清静心、觉察心看到事物的前因后果,更加公正,更加客观的去看问题。放下的越多,内心越接近仁德,而随着看破越多,我们在对于自己所辨别的是非也会越来越清晰,因为原本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时,是非是不大分得清的,不是真正,客观的是非,是与非越来越清晰一一智产生。心越来越明,智越来越多。看破,智就能产生,放下,勇就能产生;
看破能生智,放下能生勇。
五.共修有很大的一个好处,在于我们通过听课,可以通过内观,通过觉察,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执着,让智逐步提升,通过大家共同的修行共同增长放下的力量,放下贪,放下自己固有的执念,哪怕一天放掉一个,积少成多。经常听课,学着讲课,运用觉察心,运用看破的智慧、放下的勇气,越来越像种子发芽,长成树,慢慢长大。看破生智,放下生勇,智和勇逐渐与仁合为一体。智、仁、勇三者从一开始用觉察心很刻意的心慢慢静下来才能够看到的前因后果,逐渐转化为不用很刻意,前因后果可以用越来越短的时间看到,智越来越多。放下也是如此,一开始对于一个执着的心念很难放下,一开始对于别人有看法,慢慢地对于一个小的执着,小的贪念放下,与同修之间的沟通交流,慢慢的大的执着也能放下了,放下的力量慢慢的累积,同时看破的力量也在慢慢的累积,从一开始需要很长时间明白是非,放下执念,到慢慢的花越来越短的时间看破放下因果,放下更大的执着,力量不停的累积智勇,智勇能生仁,越来越俱足,不停地向前走时,我们的智和勇每增加一分,已经形成的固定平衡的善恶心念会减掉一分,善恶心念其实就是我们的妄心。转化过程就是在率性而为消除妄心。用回归本性的方法把妄心慢慢消除掉。
"何而为之,道也。"始终守住仁德之心,去对质自己那颗善恶心念的妄心。
六.我们的人住在仁德里面,住在本性里面,面对外面的妄心、是非心不动摇,又有方法慢慢去降伏,自己的仁德由一颗小种子升华为智、仁、勇三个方面,由一颗小小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这也是在慢慢降伏妄心的过程当中完成的。除了降伏自己的妄心,还要降伏别人的妄心,这叫自度度人,由自度度人过程中,住在自己仁德之心去降伏妄心,让自己的妄心被降伏,仁德之心逐渐充盈,率性。"率性而为之,道也。"仁也者,人也。道也。"都是这个意思,先明白我们的心是如何进行三个步骤:第一步,心如何从虚无到达一个固定的平衡,形成自己固有的性格。第二步,如何通过自己的学习或者受到困难产生的觉察。第三步,由觉察引发的仁德之心,要让我们知道要住在仁里面,守仁守中。把内心定在智仁勇上,对质妄心,观因缘,看破,放下,把妄心里面的善恶心念逐渐驱除掉,驱除过程中,也是自己的智、仁、勇不停的长养过程。
修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来好运,但它们能悄悄让你成为你自己。一一这是我听完了共修老师«孟子»每天一讲,共有五十四讲,每天写一篇文思修,到今天我已经坚持第五十四篇,我自己都有点儿佩服自己,我成为了那个原本就有颗清净心,精进向上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