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这里行不通,也许在她那里行得通

昨天绿水说她把自己对企业的想法微信发给了领导。这个事情我做过,没做成,一方面思路不成熟另一方面领导不支持,只是敷衍过去。

所以提意见的这种事我本能的归结为:存在就是合理的,做好自己就行了,不要挑别人的毛病。老板也能看到问题,也许没有很好的方法,如果我有系统的方法,有信心说服他我就去。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我准备的不是很充分,提意见反而会让对方觉得我思想单纯,而且我自己提出来的,后面的也不知道怎么执行,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

所以,我就不提意见了。我跟自己说: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行了,别提那么多意见。多看到合理性,可行性。不好的地方慢慢改。

这个慢慢改就成了能不改就不改,懒惰的本性也让我觉得超那么多心干嘛!不管不问多轻松,干嘛给自己找不痛快。

慢慢地我就觉得没劲,每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让人觉得活着没意思。

经历了这个过程,让我体会到了“莽撞”这个词,我慢慢地脱离了“莽撞”的行为,我变的会正向思考了,不在抱怨了,凡事向内求了。正应了那句话:小时候我想拯救世界,长大了我想拯救家庭,现在我只想拯救自己。把自己活好了,家庭就变了,家庭变了,世界就变了。

再说绿水给领导提意见这个事,其实我有了新的认识。

我觉得她这样行不通,会被领导嫌弃,用我的局限去评价她的行为,所以说出来的语气带有指责。

所以我理解的指责的含义是我用自己的思想控制别人的思想。我以为我自己行不通,所以就推理别人也行不通。表面上是为别人好,实际上是我自己内心有恐惧。这叫习得性无助。

我要看清事实,而是事实:她不是我,我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就算做类似的事情,结果也不尽相同。我行不通,不代表他行不通。

但这么说,古人的思想、成功的经验就没有意义了吗?当然有。我们结合他的言行,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不是完全照搬照抄。这是学习别人的智慧,智慧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

面对她的行为,我能做的是尊重她自己的想法,她如果觉得可以那就是可以的。她是当事人,她对事情的感觉更准确。

另外,当对方跟我说做了什么事情的时候,我要关注的不是对错,不是输赢,而是感受,“你现在的感受怎么样?”“我感觉到你很开心”“这让你很难过,很愤怒,很委屈”等。或者重复她的话,因为重复对方的话也是重视她的感受,这样才更能站在她的角度感受她的需要。

如果对方还没有做,希望我给她意见的时候,我会鼓励她,欣赏她,一起看到事情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鼓励她去尝试,就算失败了,也是一个很好的体验。错了没关系,再来一次就好了。

我的这些思想可以先在自己身上执行,把自己抽离出来,自己跟自己说话。也可以尝试在孩子身上,在同事身上体验。

错了没关系,再来一次就好了,一定会有办法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余生动听阅读 13,586评论 0 11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9,758评论 1 3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7,058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