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中的白鹳站在屋顶巢里,一动不动。雨水顺着它的羽毛往下流,闪电照亮它的轮廓。它没有地方可去,也没有办法去别的地方。巢是它唯一的归宿,也是它的枷锁。它看起来很平静,但那是因为它没有其他选择。
地面上,蚂蚁在泥水中挣扎。雨滴砸下来,把蚁穴变成了陷阱。它们疯狂地喷射蚁酸,像是在抵抗一股无形的力量。它们喷得很快,很用力,但雨水不会因为它们的愤怒而停止。
这些画面让我想起人类自己的困境。我们遇到的“暴风雨”也有很多种,有些是失业,有些是疾病,有些只是生活本身的磨损。不同的是,我们还有门、屋顶、可以关上的窗子。我们能躲一会儿,而白鹳和蚂蚁不能。可是,即便有了屋檐,我们并不比它们更勇敢。
白鹳不会抱怨暴雨不公平,蚂蚁不会要求天气解释原因。它们只是继续做它们必须做的事——白鹳护着巢,蚂蚁护着群。人类则不同。我们会争论这场风雨是不是早就该有人预警,会讨论别人挨淋的样子,或者干脆把自己关在屋里等太阳出来。我们比它们多了选择,但也多了借口。
纪录片里没有拍暴风雨过后的场景。但可以想象,白鹳会展开翅膀飞去找食物,蚂蚁会在泥地里重新修穴。它们会像往常一样继续生活。风雨并没有给它们留下哲学感悟,只是带来了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而我们在风雨过后,往往还停留在分析和回忆里,把精力浪费在已经过去的事上。
动物不需要解释自己的坚持,人类却总想为自己的行动找理由。我们似乎更关心说服自己去做一件事,而不是直接去做。于是风雨过后,我们依旧站在原地,看着泥水里的倒影,告诉自己等到下一次天气好转再出发。
暴风雨对动物是生死,对人类可能只是一天的不便。可从它们的反应里,你能看到一种纯粹的力量:不讨论,不抱怨,不等待。只做能做的事。
当风雨来的时候,能找到一个地方躲起来是幸运的。但躲只是暂时的,出来之后,你还是得走路。
好了,今天的成长365到此结束,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