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烟似雾的羽毛,洁白的天使翅膀,始终如一娇嗲的神情、语调,各种华丽丽的造型,表演歌舞剧,私人俱乐部演唱会,在卡耐基音乐厅开大型演唱会,各大纸媒争相吹捧,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回到家里,脱去呆板的假发,撕下粘上的睫毛,想到十八岁新婚之夜被染上梅毒抽噎地语不成声;和自己的夫君因病同心离居,只能看着夫君一个人去打高尔夫;孤独脆弱到跑到钢琴伴奏家里,给人刷碗洗盘子,求聊天;作为歌手,唱歌跑调,被善意的谎言蒙骗,背后被人耻笑……
因为珍的五音不全,看的时候,我笑了,笑出了眼泪。笑过之后,觉得自己很粗俗,没办法跟那些衣着光鲜,前来为珍捧场的贵族相比,他们实在太有涵养,虽说有点“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之嫌。自己被归在退伍老兵一类,被人情感教育后能够及时悔改,学些绅士风度,把自己不能欣赏的歌声当做另类表演,愉快的看完。
珍先嫁得富豪,后嫁得贵族,虽然代价巨大,却也名利双收。夫君善于社交运作,没有天赋,也勉强成为歌唱家。成功是孔雀开屏的背面。
梅姐演得出神入化,完全看不到她自己,也没有她演的别的角色乱入,就是这一个。尤其是游刃有余的蹩脚的演唱,跟形象毫无违和感。最后,珍临死之前唱了一首很正点的歌。看来梅姐演唱也是亦庄亦谐,真心为梅姐的演技折服。
成功不可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属于最有天赋的人,一旦属于力不能胜的人,就可能是个悲剧。对珍而言,为热爱的歌剧作一次大胆到合作者都会却步的尝试,不是任性,就是超级自信。然而,珍临死前,想象着自己歌声美妙,因为纽约邮报“最差”的评论,让她对红尘没有留恋,绝望空洞的眼神只在告诫:不要迷恋姐,姐只是钱堆出来的。
然而,一个唱歌跑调的人,要成为天后,该有多么强大的心理素质,该得到怎样的鼓励和爱才能够实现?
男主祖父是英国的伯爵,身为伯爵后人,既无傲慢,也无偏见,鞍前马后,精心安排照顾,耐心细心真心,对珍和颜悦色、有求必应,千方百计呵护二人之间的感情。然而,男主偶尔放浪形骸,还是让人对二人的爱情颇为怀疑。况且珍的公文包里,时刻都带着一厚本子遗嘱,随时更改遗嘱,可见对夫君还是有不放心之处。俩人之间的情感深厚度交代的还是很含糊,没看懂。
其实现实中,当年珍走红唱功糟糕,却有着绝佳的娱乐才能。电影中没有展现这一点,感觉导演不太认可珍的唱功。
钢琴伴奏由西蒙赫尔伯扮演,他演过《生活大爆炸》里的科学家霍华德,霍华德有些巨婴症倾向。这部电影中西蒙扮相没什么变化,一出来就很眼熟,充满喜感,也很抢戏。只是表演稍有些过,跟不露声色的格兰特还是有差距的,格兰特“绿叶”担当非常到位,老脸沧桑,英俊不在,依然风度翩翩,无比绅士。
人对于自己喜爱的事业,永远都面临两种选择,或者前进一步,或者后退一步。当你并不确定尝试能否成功,你是否会大胆地去尝试,冒着众人鄙弃嘲笑的风险?
或许,你成功了,光环的背后必然有说不尽的心酸。有谁能够顺风顺水愉快的成功呢?珍在卡耐基音乐厅演唱,迈出了她事业上的最大一步,拼了命做的事情得到的是差评,她不能接受,没头苍蝇样闯入四十年代纽约的街道车流,那样无助,最终轰然倒地,可以听见倒地骨裂的咔嚓声。
这样的成功在你的眼里,真是你想要的成功吗?对珍而言,如果不做不能甘心,大胆尝试,陷入失败阴云。不管前进还是后退,进退之间,可能都是悲剧。“虽然我唱的不好,可是谁都不能说我没有唱过。”这就是真实的人生,真实的成功。
人生之事,进退之间,你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