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如何申报课题(四)
——如何拟题
今年示范区教育局组织开展了示范区规划课题申报工作,并且专门邀请省上的课题专家进行课题立项评审,教研室收集并向示范区提交了122项课题,其中62项获准立项,60项课题不同意立项。省级专家的评审中,得0分的有29项,也就是立项通过率大约是50%,0分率是大约是24%。两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当前我区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水平还比较低,还有很多老师不会撰写申报资料,希望大家加强学习和交流。有鉴于此,教研室对全区老师进行了课题培训,我们工作室主持人蒋卫波承担了本项任务,他以《中小学教师如何申报课题》对全区中小学老师进行了课题研究培训,培训资料分期在工作室简书平台进行转载。
如何拟题
(一)题目的表述须明确研究的对象、内容、方法。
好的题目往往会明确三个问题:
我在做什么(研究对象)?
我想做什么(研究内容)?
我想怎么做(研究方法)?
好的课题题目的表述:课题的名称必须明确表述所研究的问题,课题名称应该包括: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的方法三要素。
我们在下面这些优秀课题的题目中做一个分析,看看它们是如何满足这三要素的。
《运用人文教育增强中学德育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对象 研究的内容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 教学有效性 行为课例研究》
研究的对象 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方法
《中学化学教学中情景素材的开发和应用的实践研究》
研究的对象 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方法
《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动态教学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研究》
研究的对象 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内容
再看这张表,是教科院王尚杰老师做的例子。
有的课题表述中没写研究方法也可以,但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内容我认为必须表述清楚。
如“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研究”,表述不完整,缺少研究对象,改成“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实践研究”,对象和内容都比较明确了。
(二)题目表述应该准确、规范
所谓规范是指标题所用词语规范(不是自己生造的),遣词造句等符合语法,句型科学。不能用似是而非,含糊不清的词。
如《构建高职语文模式》,模式一词欠推敲,比较含糊。
一般课题的标题用词尽可能不用专业性太强的名词术语,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不可能通识所有学科,容易造成误解。还有不宜用结论语气或口号语气作为标题。
如《大力推动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这是口号的语气,用作论文标题还可以,但作为科研项目标题欠妥。
(三)题目须简洁
就是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字。
例如:《以新课程改革、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这个标题用了37个字,接近一个语段的长度,作为标题是不合适的。其中“以新课程改革、新教育理念为指导”大可不用,因为“主体”“探究”“渗透”本来就是新课程理念中的关键词,不需要再强调新课改、新理念。
(四)题目应当醒目
课题研究的切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对课题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提高中学作文批改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这个课题切入点很小,但这个选题应该说是有新意的。他抓住了大家每天都在做但是却往往忽视甚至不屑于研究的问题。比起“自主”“合作探究”“素质教育”“创新能力”等被滥用的流行词藻,更加实在,也因为太“实在”了,很贴近我们的工作,所以反而很吸引人,我们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批改作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