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保护交叉点测试桩是阴极保护系统中针对结构交叉场景设计的监测装置,作用是解决“被保护结构与其他金属结构交叉时”的电流干扰、保护效果异常等问题,确保交叉区域的被保护结构不因交叉关系出现“保护不足”或“过保护”,同时避免对交叉的第三方结构造成杂散电流腐蚀。
在埋地管网、电缆密集的场景,被保护的钢质管道常与其他金属结构近距离交叉。这些交叉点易因“电位差”“电流耦合”产生两大问题:
阴极保护电流“流失”:被保护管道的阴极保护电流可能通过交叉点窜入第三方金属结构,导致管道交叉段电位偏正,加速腐蚀;
杂散电流“入侵”:第三方结构的杂散电流可能通过交叉点窜入被保护管道,干扰其保护电位,甚至引发“杂散电流腐蚀”。
而交叉点测试桩的核心价值,是针对性监测这些交叉场景下的电流/电位异常,具体作用可拆解为以下4点:
一、监测交叉点“电流耦合”:防止阴极保护电流流失
被保护管道与第三方金属结构交叉时,若两者间距过近,或土壤电阻率较低,管道的阴极保护电流可能通过“土壤介质”或“意外接触”耦合到第三方结构,导致管道交叉段的保护电流不足。
交叉点测试桩通过以下方式监测这一问题:
接入电流测量端子:可连接钳形电流表或分流器,测量“管道与第三方结构之间的耦合电流”;若测得耦合电流>0.1mA,说明存在明显电流流失,需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管道交叉段因电流流失陷入“保护不足”。
二、监测交叉点“电位异常”:确保交叉段保护效果达标
阴极保护的核心判定标准是“保护电位”,但交叉点因电流干扰,管道电位常出现“局部异常”:
若第三方结构是“未保护的金属管道”,其自然腐蚀电位高于被保护管道的保护电位,两者形成电位差,导致被保护管道交叉段电位被“拉高”,脱离保护区间;
若第三方结构是“接地极”,其接地电位可能极低,导致被保护管道交叉段电位被“拉低”,引发“过保护”。
交叉点测试桩的核心功能,是直接测量管道交叉段的“局部保护电位”:
通过桩体的“管道接线端子”和“参比电极接口”,可快速测量交叉点处管道的静态电位、动态电位(加载保护电流时),判断是否处于合格保护区间;
同时可对比“交叉点外管道电位”与“交叉点处电位”:若两者差值>0.1V,说明交叉点存在明显干扰,需排查干扰源。
三、排查“杂散电流腐蚀风险”:保护第三方结构与自身结构
交叉点是杂散电流的“易耦合点”:第三方结构产生的杂散电流,可能通过土壤或交叉点接触,窜入被保护管道或从管道流出,引发双向风险:
对被保护管道:杂散电流“流入段”可能出现过保护,“流出段”会出现严重的杂散电流腐蚀;
对第三方结构:被保护管道的阴极保护电流若窜入第三方结构,会使第三方结构成为“阴极”,虽暂时不会腐蚀,但可能干扰通信信号;若杂散电流从第三方结构流入管道,第三方结构会成为“阳极”,加速自身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