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半个月了,虽然懒,思来想去还是把游记写写吧。
虽然网上各种旅游指南,不踩雷游记,旅游攻略,铺天盖地。想看的美景照片,一张比一张美。不过还是记下来吧,这是生命的印记,年轮,老来拿出来看看,比只看照片强太多。
这趟欧洲行,计划之外,也是计划之内。
计划之外,是只幻想过,但是从来没想着哪天真的能成行,第一是费用,一定是蛮贵的,第二是距离,跨越两个大洲,从亚洲的最东边,飞到欧洲的最近乎最西边,又拖带着两个孩子,近二十几个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从汽车转火车,从火车转飞机,让我这个气血两亏的老母亲,想想都累的不行。
计划之内,是孩子的爸爸,因为生意业务的原因,结识了一个长期在德国生活工作的工作伙伴,并且多次往返德国,至使在他心里,必然是要带着我和孩子们一起去一趟的,只是具体时间的问题。
又正值暑假,孩子们放假了。于是成行。
同行两家,八口人。正好都是是爸爸妈妈和一儿一女。
行程中最记忆深刻的,必然是九小时加六小时的两趟长途飞行。我们选择了在阿布扎比机场换乘,于是行程分成了北京至阿布扎比,阿布扎比至慕尼黑。
第一程飞机在七点半准是起飞了。痛苦的漫长旅程开始了。两个小朋友在狭窄逼仄的经济舱座位上,又困又累,又坐立不安。我打趣的告诉哥哥,成长的第一课,就是学会坐着睡觉。哥哥对于这个大人能坐着睡着,百思不得其解,像条大肉虫,东倒西歪。妹妹倒是泰然处之,小不点有小不点的优势,两条腿一蜷,往我腿上一歪,竟然能在凳子上测躺下,美美的睡着了。
总之,夜里起飞,加上时差,整个人像梦游一般迷迷糊糊飞抵了德国的慕尼黑。
慕尼黑的飞机场并不豪华,在我看来有点像个大的汽车站。
出海关的地方,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工作人员满口的德语,我们是一个字也听不懂。过关手续便是同行的德国常住大哥全权代理了,我们只在一遍等着即可,还算顺利。
出关领到行李,便意识到,自己真的是在异国他乡了。
随处可见的荷枪实弹的警察,突然唤醒了在国内新闻里看到了各种恐怖暴力事件,于是警惕的看着周围的人,抱紧自己的包,生怕新闻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们一行八人,租了一辆九座的商务车。这倒是让我新鲜,九座的车在国内没见过,最多是七座。不过结构和造型就是国内七座车的样子。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出发了。
一出门还发生个小插曲,机场出门的单行道,老公开出去就逆行了,于是在路边想择机掉头,结果一辆警车迎面过来了,却并没发生什么处罚和询问,指挥我们抓紧掉头离开,就算完事了。
租完车,就开始了行程。其实全部的人都困得不行,又没休息好,又有时差。两位男士作为驾驶员,负责开车,我们其余人,都在车上开始补觉。
第一站是直奔了慕尼黑的市政厅,广场四周满眼的欧式建筑,当天可能是在进行某个青少年的歌唱或者朗诵比赛,广场上挤满了人,和国内某些广场看起来很像。不过市政厅的建筑还是让人震撼的,并且联想到这是在19世纪100多年前的建筑,并且经过了二战的空袭洗礼后重建的城市,就仿佛自己也是历史的经历者了一般。
特别是建筑上灰褐色的沉淀,初看以为是经过火灾后留下的印记,回来查资料才知道,是巴洛特风格建筑的特点,建筑材料被氧化后的样子。不过确实增加历史的厚重感,但是看的人心惊胆战的,有点可怖的样子。
回来以后才知道,之所以叫新市政厅,是在不远处,还有一处建于12世纪的一个老市政厅。可惜当时并没去,并且网上资料显示,新旧市政厅都还在使用中,这个挺好,不光是个景点,还能实现具体的建筑本身的功能。
穿过几条小巷,就能走到不远处的圣母教堂,教堂算是他们欧洲各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给人的感觉就是高,送入云端,神圣不可侵犯,一踏进去,心里就开始发憷,庄严肃穆。现代的人进入都是这种感觉,更何况是在100多年前,这样的高耸的建筑,给人的压迫感,让人会不自觉的虔诚,忏悔。我想这也是建造它的人想起到的作用吧。
匆匆打卡完,就我们就转移了。此行德国待的时间并不多,虽然出行前,我们总称它为德国之行。
然后我们就像南走,去到了德国和奥地利的交接处,一个叫萨尔茨堡的小镇,小镇在我看来不大。可回来一查,才知道是奥地利第二大的城市,因为是莫扎特的出生地,声名远扬。我们不用说,必然是要去知名地打卡的。
可惜我们一行人对音乐都是门外汉,估计没有什么共鸣。加上体力也不支,博物馆没去。匆忙打了个卡。就走了。
在不远处的山上,还有一个城堡,说是某个大教主主持修建的教堂和城堡。也只是遥望了一下而已,实在没有勇气爬山,再去城堡了。
倒是在河边的一个小小的公园里,简单的几个小小的健身器材,小朋友的就玩个很开心。几个本地的妈妈带着孩子在玩,小朋友们也跑过去,但是语言不相通,实在是无法融入和交朋友。我们同行的四个小孩,自己玩的倒是很开心。
一个蛮有趣的事,在公园里,自来水龙头出来的水,人们都拿着空瓶子去接水,接起来就直接喝了。
从萨尔茨堡离开,我们继续开往了奥地利位于阿尔比斯山脉里的哈尔施塔特湖。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车子开进了阿尔比斯山,然后美景也就开始了。山上的树翠绿,气候凉爽,山顶上能看到皑皑白雪,雪再融化形成山涧的小溪,哗哗的趟着。一大片的草地,过会又一大片的翠湖,湖里又有片片的船,湖边还有游泳的人。路两边偶尔能出现几个小村庄,只是少见有人。
到了哈尔施塔特湖倒是人开始络绎不绝,据说也是欧洲的网红景点,来打卡的是世界各地的人。
我是实在没有力气了,时差夹着困意袭来,只想赶快去住宿的地方休息下。美景也没欣赏,匆匆又是打了个卡就走了。
最后终于咬牙坚持着,开到了民宿。一路在阿尔比斯山里跑,估计风景也是很美的,可是实在是太困了,上车就开始睡觉。
到达民宿后,老公说他开车的时候都困得只打挺。现在想想也是太危险了,作为经验的话,即使以后长途跋涉达到后的第一天,还是直接找个地方住下来,修整一天是最好的。
山里的民宿,但是整洁方便。房子是两层,房东住一层,二层单独开了个门,给租户住。
非常有趣的是,我们的前院紧邻着前边邻居的后院,她的后院里养着两只黑猪,和几只大鹅。有趣又有乡间的感觉。
总体第一天,又累,又困,又赶。或许睡一觉能调整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