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但又极富价值的工作。
很多人认为,中国茶叶产业松散,骨干企业不够强大,其内在原因在于茶叶地域性强,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缺乏工业品标准化大规模生产的天然工业产品特性的特点。这一种认识,有一定的合理性!
目前茶叶标准体系从分类看,国内有:国标,行标,地标,团体标,企标等不同形式。
现行有效的茶叶各类标准,不完全统计超过500项。
国标有接近120项,主要关注茶叶品质,安全,审评等核心关注点。
地标有400多项,主要关注各个地方茶叶产业特征要点,以及其品质安全内容。
行业标准中,农业,商业,卫生,认证认可对茶叶都有相应的一些标准进行规范。
总体看,茶叶的标准体系,在整个农产品中,可以说是最完善,最复杂的一个大类,不愧为中国传统重要农业经济产品。
仔细梳理现行标准,也不难发现一些新的动向,一方面,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上升,反映在标准中,主要体现在各类安全指标日益严格,限制种类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对应重视安全这一趋势,国标,行标修订相对别的农业产品,相对更加与时俱进,近年来,特别是在出口贸易领域,无论从检测方法,MRL等方面,基本每年都保持动态更新,与国际同步,这是中国茶产业发展的新常态。
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在标准修行与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产业现状实际与规范发展,引导方向之间的关系细条。特别是在标准参数确定方面,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但也一定要避免重蹈茶叶稀土标准覆辙,要充分利用好标准的约束力与引导发展作用,也要防止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差异过大,阻碍茶产业国际化步伐。
总体而言,茶产业的标准化已经被行业部门,生产单位,技术研发推广机构等充分重视,目前也正在朝规范化方向不断前进。
中国茶产业,特色是亮点,标准是方向。大一统的标准限定安全,特而准的标准捍卫亮点。
万千世界,循规蹈矩,标准的力量,将在茶叶规矩中逐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