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天,曾写过一篇文章《燕子飞走了,何时再来呢?》。
去冬离家,秋天回父母家,发现大楼门口里的墙上,一人多高的地方,有个空空鸟窝。
问起母亲,母亲说这鸟窝是一对燕子夫妇搭的。说起燕子,母亲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起来。
因为楼房大门总是半开着,春三月时,飞进来一对燕子开始筑巢。那时,应该是燕子北回的季节。
在光突突的墙上,两只燕子开始搭建自己的小家,它们衔来土,衔来一根根草,就着自己的唾液搅拌成固体,粘在墙面上,从一个小小泥巴开始,经过一个多月,越来越有了家的模样。
慢慢的,就搭成了一个真正的小小鸟巢。它们的家所在的墙面,有一个横梁为它们的家遮住了门外的风雨,而另一边则是通往半地下室的走廊。燕子的家也很有风水讲究。
我父母虽然已八十岁高龄,但父亲讲小时的老家祖屋从没见过燕子搭窝,母亲也没见过。两位老人非常兴奋。父亲在燕子窝下贴上一个红笔写成的字条:请保护好小燕子。
有了红字的保护,整栋楼里都把燕子夫妇当成了朋友。
燕子夫妇装修好自己的小家,开始生育自己的宝宝。它们很快有了三只小燕子,每天燕子夫妇轮流出去捕食,小小燕子看到爸妈回来,张着小嘴等着吃饭。燕子父母一一喂过小小燕子。
吃饱喝足,休息时,燕子夫妇让三只小小燕子睡在窝里,它们则睡在窝的边上,头朝外,屁股朝里,可以随时观察外面的情况。
燕子夫妇是模范家长。它们随着小小燕子长大,开始带小小燕子飞出去,教给它们生存本领,天黑才回家。每晚小小燕子住在窝里,燕子夫妇睡在窝外。
小小燕子渐渐长大。有一天,燕子夫妇又带小小燕子出去,回来时,小小燕子还想和燕子夫妇回到小窝里。燕子夫妇守在门口,轮流用翅膀轰小小燕子离开,不再让它们进家门。小小燕子拼命想回家,燕子夫妇像是商量好似的,就是不让小小燕子们进家门。好像在说:你们长大了,要自立,不能回家了。
三只小小燕子在楼门外飞翔徘徊了一个星期,看到燕子夫妇坚决不让它们进家门,彻底绝望,第七天就再也没有出现。
它们被迫接受了长大、独立的现实。
小小燕子不再回来后,在某个不知道的时间,燕子夫妇也飞走,没再回来。
后来每次回父母家都要看看楼门口那空荡荡的燕子窝。
这次我回家探望父母,吃过晚饭,陪母亲去外面散步回来,我拿起放在楼门口的扫把,把楼道上的废纸扫下去,在二楼听到楼下叽叽喳喳的小鸟的叫声,“莫非燕子回来啦?”
我轻轻走到一楼门口,叫声停止了,天色已经暗下来,但是看到燕子窝上露出两个黑色的小脑袋,燕子回来啦。
我拿手机拍完燕子的照片,兴奋的跑回家,举着手机告诉父亲:“燕子回来啦!”
父亲抢过我的手机,看着照片激动地说:“我还以为它们出事了,回不来了!能回来太好啦!我以为过完谷雨就能回来的,今年它们回来得好晚。”
父亲像个小孩子似的异常高兴。我们都庆幸燕子夫妇在几千公里的往返迁徙中平安归来。
燕子是认家的,它们自己做巢后,只要活着,每年都会回到同一个巢里。
燕子的寿命有七八年,每年它们都会飞行几千公里进行迁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好希望这对燕子夫妇每年都能平平安安的飞去归来,永远做我父母的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