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提前备课,所以临时copy了朱老师的设计。事实是,有效的设计,操作起来效率真的很高。
第六单元是感受“父母之情”的单元,阅读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情感。”也就是要通过寻找文中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来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活动怎么设计?如果一开始就直接抛问题“找出文中描写场景的部分,谈谈你的感受”这样的常规问题的话,会不会过于死板了。朱老师的设计就很巧妙,给出三组词,引出了“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
高年级教学中,字词的学习应转为自主了,课上只需要正音,解决个别难写、易写错的字即可。要把重点放在感受作者谋局部篇的能力上,所以,词语的归类排列也成为一种学问。要按照怎样的类别去分,教师都是要有所依据的,才能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下一个铺垫,真正高效教学,不浪费课堂的每一分钟。
教学流程:
一、介绍作者,检查预习
1、请生介绍梁晓声,检查预习情况。(要求用自己的话说)
点明:是个小说家。
班级中有提前放置《慈母情深》的拓展阅读书,所以借到的孩子们对作者甚至这篇文章都能有个大概的了解。知道了梁晓声家境贫困,父亲常年在外,家中全靠母亲一人维持生计,孩子又多,生活变得异常艰难,这些都对接下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提供了一些阅读理解上的帮助。
2、分组检查字词读音
(1)失魂落魄 怂恿
A、书中谁因什么而失魂落魄?(作者因想要得到一本书却得不到而失魂落魄。)
B、课文中谁怂恿谁?
(作者怂恿自己;为什么要怂恿——因为有内心的矛盾,矛盾引发了事情的发生。)
(2)压抑 颓败 噪声 缝纫
A、一词读两遍
B、这组词在讲什么?(环境恶劣)
C、理解“颓败”(孩子们通过结合插图及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工厂墙壁很破烂”的意思。)
(3)疲惫 褐色 龟裂
朱老师把“褐色”放前面,我调换了下顺序,想着“疲惫”和第二组的“压抑”放一起,也算是一种呼应了,按孩子们的理解来说:“压抑”总结了“环境”,“疲惫”总结了“神情”。第一个词都是对后面几个词的总结。
A、口罩为什么是褐色?(灰尘太多,戴太久,多次使用。)
B、什么是龟裂?(认读组词多音字“龟”,再次强调多音字自主查字典的方法。)
3、小结:
本单元,我们就是要通过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感受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场景描写就是环境;细节描写有很多,除了和人有关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还有文字中的很多细节。(孩子们说标点,语气词,反复,我又补充了一个数字。)这些藏在于文字当中却又对表达情感很有帮助的关键词,就是所谓的细节,要反复地品味。
二、感受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
(一)动笔找场景描写,圈画关键词。
所谓的场景就是由道具加背景组成,有了前面词语的铺垫,孩子们很快能找到场景描写在第七自然段。
第一步,先让他们圈出里面列举了哪些事物,再找形容词。【颓败的四壁,破旧的缝纫机,不算年轻的女人,散发热量的灯泡】
第二步,说说这些事物营造了一个什么环境。【恶劣,压抑】
这里甚至有孩子课下跑来告诉我:老师,我算了一下,每个人就2点多平方米的空间,相当于两块砖的距离,很挤啊,还要放一台缝纫机,又那么热。有意思!
(二)感受细节描写
在这么嘈杂、压抑的环境中,我好不容易才找到我的母亲,而她是什么样的?出示文段:
生交流:
1、从“直起背”、“转过身”、“望着我”,几个动作中,距离一步步拉近,说明母亲很累,所以动作很慢。
2、从“三个母亲”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在一步步加深。【这是“反复”的手法,表示强调的作用】
强调什么?强调母亲的疲惫,和作者此时此刻的吃惊,看到母亲工作时候样子的吃惊。
通过朗读再次感受这段话的情感。朗读是很好地体会情感的方法,孩子们在第一遍看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但读下去就发现,作者观察的角度是在一步步拉近,最终聚焦到母亲那双疲惫的双眼上。
文中还有几处“反复”的地方。【围绕“七十八”交流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进而突出母亲的辛苦和疲惫。】
继续交流:
看到我出现在工厂,母亲先是很吃惊,然后呢?引出对话。
1、区别两个人对话时的不同。
“母亲的干脆”VS“我的犹豫”。
提示语的省略,分段的对话,也是突显“母亲说话干脆"的一个细节,正是因为忙,所以才要赶紧结束。而我看到了母亲的样子,犹豫了。省略号的使用,表达了意犹未尽的作用。
2、对于我的要求,母亲是怎么做的,出示“动作细节”。
抓“掏出”、“揉的皱皱的”、“龟裂的手指”感受赚钱的辛苦,存钱的不易。
3、对于旁人的不解,母亲又是怎么做的,出示“语言描写”
4、当把钱塞在我手里之后,母亲——
交流:四个“立刻”又是“反复”手法。和前面背直起来了那一段相呼应。
这个时候,我的反应是——心酸,我想了什么?
胜豪读这句话:以前的母亲都是在家里呵护着我们长大的,觉得她很高大,但是今天第一次在工厂这另一个场所见到母亲,工作压力那么大之下的母亲,她是那么的瘦小!
炜旭下课说:我觉得应该在这里加个“女本则弱,为母则刚”。
甚至有同学还背起了《游子吟》。
读出了我没有想到点,值得记录。
我又做了什么?(买了一听罐头)
1、罐头多少钱?(1.5元),书多少钱?(1.5元)
这个时候,又有喜欢数学的孩子开始帮我计算了,一个月27元,一个月31天,一天工资不到1元钱,一本书就相当于母亲两天的工资!再看前面提到,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了肚子里。说明这个时候家里已经没钱吃饭了,而两天的饭钱又被我拿去买罐头了,母亲也只是数落了我一下,数落完,又“凑足”了给我买书的钱。【这些细节都说明了家中经济之拮据和母亲掏巨资支持我买书形成鲜明对比。】
2、所以,这个时候,我想:
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这个时候这个钱只能去买书,因为这里面既有我的书的渴望,更有母亲的深切期望。
3、于是,我拥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回扣开头,“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在课的一开始,我就这两句话作为头尾线索,以中间买书的过程作为详细品读的板块,最后再回应最开始的作者介绍“小说家”。出示相关资料,让孩子们更深一层地感受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关爱、感激之情。这个时候,里面的情感已经不需要老师再总结了,孩子们有自己的感悟,而且感悟得更细腻,这就是在语言文字中来回穿梭所新生成的东西。
下课了,还有好几个孩子拿来分享他们的心得:
比如:
1、结合插图:你看她黑眼圈都出来了;旁边放着那么多的鞋子说明工作量很大;我的眼神是呆住的。
2、抓关键词:
灯泡烤着我的脸的“烤”,说明室内温度很高,环境恶劣。
我才第一次来就感觉“身在蒸笼”,可是母亲她是长时间甚至每天加班的,她得多累。
……
课后反思:
虽然这节课没有提前备课,但是整体来说还是可以的,因为有了高效设计的助攻。不论是从孩子发言的范围,角度,深度来说,甚至是上课时眼睛发亮的状态,都说明他们听进去了,也感受进去了。特别是最后结合资料的时候,情到深处。
结束之后,忽然发现,好像这节课学了些什么也没那么重要了,但孩子们的思维被启发,没有被抽到号数起来回答的生气,下课之后仍有交流的欲望等等这些和“学习内驱力”有关的东西好像还更重要,更是这节课的新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