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浅读

该书讲述作者童年被退学后,在特色学校巴学园快乐成长的故事,传递尊重个性的教育理念。

窗边的小豆豆

1

《窗边的小豆豆》,按照作者黑柳彻子的说法——“书中所写的事情,没有一件是编造的,它们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无疑,这是一部回忆录了。

我本不想提到该作品创作下的二战背景,太容易拉仇恨了。书评里不少书友对部分章节也多有批评。

但因为作者的率直和纯粹,纵然我不了解她,但从书中作为小提琴家的父亲拒绝用乐器演奏军歌的态度,可以窥见她们家是反战的,是爱好和平的。因为她们的这一态度,也是我中断阅读后继续读下去的一个理由。

2

先是上课的时候,她把书桌的盖子开了关,关了开,足有上百次。我对她说,没有事的时候,不要总是把书桌开开关关的。于是,您家的小姑娘就把笔记本、文具盒、课本等一样一样地全放到书桌里,然后又把它们一样一样地拿出来。比如说听写的时候,她先打开书桌的盖子,取出笔记本,然后立刻啪嗒一声关上盖子。接着,马上又打开盖子,把头钻进去,从文具盒里取出铅笔来,匆匆关上盖子,写了一个字。可能写得不好,或者写错了吧,只见她又打开书桌的盖子,再次把头钻进去,找出橡皮,关上盖子,飞快地擦起来。又匆匆地打开盖子,把橡皮放进去,再把盖子关上。接着,她又把盖子打开……”

“好不容易等她不再把桌子弄出声音来,这一次,她在上课的时候,却站在那里。就一直这样站着……”

“您家的小姑娘在这里上学的话,整个班级的学生都会受到干扰。请您把她送到别的学校去好吗……”

这是前一个学校老师对豆豆无休止的唠叨和控诉。

如果你是豆豆的父母,会怎样?觉得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会成为老师的帮凶,对孩子加倍指责?会茶饭不思、崩溃、抓狂……

然而,豆豆的妈妈是一个温和、理性和智慧的妈妈。她没有指责孩子,也没有和豆豆说退学的事。她选择帮孩子找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特色学校——巴学园。

3

“好了,从今天起,你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了。”

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人。从出生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长达四小时)。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没有打哈欠,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像小豆豆那样,向前探着身子,专注地听着。

小豆豆顺利通过巴学园的面试。

4

像车站一样的学校,到处都是巴士车厢。小学生里有小儿麻痹症患者,有侏儒症患者,有沉溺于物理实验的孤僻娃儿,也有像豆豆一样各种搞怪的孩子。散步,学农,游泳,大冒险,温泉行,韵律操,野炊,运动会,茶话会……

学校的活动,丰富多样,孩子们沉浸其中,不亦乐乎。

生活在这样尊重个性的环境,无疑是一件幸事。

然而,于我们来讲,“只能远观,不能亵玩。”反观我们国内的孩子,素质教育那么多年,孩子的书包却越来越重,戴眼镜越来越多,孩子加重的眼圈与脸上的少有的笑容形成鲜明对比。

救救孩子。


5

最后,让我们温习一番巴学园校长小林先生的话: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