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儿子拉着追剧,《小欢喜》。
家有儿女,母慈子孝,还是鸡飞狗跳?
电视剧戳中痛点,相似的经历,多次让我飙泪。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能是每个家庭的简单愿望。哪怕自己当初如何成绩垫底,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龙凤。
我有个同学,上学的时候成绩差强人意,典型的学渣。有一次同学聚会,他带着女儿去的,女儿一看就是个聪明机灵的孩子。
同学对女儿寄以厚望,他女儿问我:“阿姨,我爸爸上学的时候是不是学习成绩很好?他对我说他的学习可好了。”女儿的眼神放射着骄傲的光芒。
事实证明,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学霸梦。
但是,天赋各异,资质不同,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学霸。总有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
学习成绩不好,不代表孩子就是坏孩子。剧中,在高三年级的家长畅谈会上,方一凡对爸爸妈妈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妈,你以后别对我这么凶了,我不是坏孩子,我只是学习不好的孩子。”
童文洁和方圆听到儿子说的话,都沉默,不说话,流下了眼泪。
是的,方一凡只是学习不好,他真的是一个很阳光、高情商的男孩子。无论妈妈怎样吵他,他也不顶嘴,乔英子被妈妈打了一下,伤心地哭,方一凡劝英子说:“我妈妈经常打我,我都习惯了,她要是不打我,我还不习惯呢。”
他知道爸爸失业,觉得自己应该有所担当,和表弟一起去做家教,体现出小男子汉的责任感。
表弟林磊儿的妈妈去世,磊儿的小姨也就是他的妈妈童文洁把磊儿接到自己家里照顾,作为独生子的方一凡时时以哥哥的姿态保护表弟,关心表弟,完全没有独生子女的骄娇二气。
他关爱同学,发现季扬扬家进了贼,他勇敢地带着磊儿和英子去抓贼。
他学习成绩不好,但在音乐和舞蹈方面却很有天赋,有坚定的目标,朝自己喜欢的方向去努力和前进。面对妈妈的不理解不支持,他没有和妈妈顶着干,而是策略地寻求支持,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人生是长跑,不是百米冲刺。不以一时论英雄。
一、成绩不是唯一标准。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成绩不是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不能用学习成绩的高低来给孩子打上各种标签。
成绩的好坏与品质的优劣不成正比,靠成绩去判断一个孩子的品德修养是不公平的。他们真的只是学习不好,但并不是坏孩子。
所以,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孩子生而不同,都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那颗星星。
二、不要让孩子的辉煌止步于18岁。
孩子拼的不是18岁以前,而是用尽一生在拼搏。
18岁以前拼成绩,18岁以后拼毅力、拼自律、拼眼界、拼见识、拼人品。
有些孩子考上好的大学以后,自我放松,自我放逐,没有了方向和目标,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不如一些成绩不好的孩子的事业发展顺利。
与其纠结,不如找出孩子身上的亮点,放大,一起度过生活设置的重重难题,在爱与理解中学会成长,迎来属于自己的“小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