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河北柏林寺的明憨法时来蓉,看望我的老师冯学成先生,当时恰逢老师在四川龙江国学书院开讲《徜徉大道》,老君山的曾道长也来听,课上冯老师讲“平常心是道”。课后,曾道长,得知明憨法师的书法很是了得,便请了一副墨宝,亦即请书“平常心是道”。
当时,对这五个字,我也没有什么感觉,今年重新将冯学成先生所讲的《徜徉大道》和《道德经》讲记再次学习之后,略有所感,同时,在学修中和日常反思时将自己带入“修养”以实践之,进而观己之不足。昨日,自我暗持“心平,气定、从容以应诸事”,今晨起来,忽然,有悟,故记之。
往常啊我一般,夜间或许会起来上一次卫生间,但昨晚却是一觉睡到了自然醒,醒时我亦明显感知到自己睡得很好,故在想,无那么多所求,无那么多的激动,无那么多油爆爆的事情,这便是人应具有的生活状态吧!为什么山中的老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却是这个世界上较为长寿的一个群体。可能因其心境时常处于此状态吧!他们既没有什么可求的,也没有什么可失的,更没有什么可想的,所以他们思虑不多,很安详,很平静的生活,这样便是常吧,进而他们长寿,尽其天年,也便是必然了。
作为我们当代人来讲,也不能脱离社会性,社会性几乎已经延伸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很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从修行的角度讲,有烦恼方能成菩提,社会性的这些问题,恰恰,是,我们修行的良好条件,若我们能在这个社会性非常强的世界里,随时保持一颗平常心,应对生活中的一切事,随时保持一种从容恬淡的心境,那我们便离道更近了吧!
丙林
丁酉年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