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现象的反观。
8年,10亿DAU。五亿人吐槽,1亿人教张小龙怎么做产品。
用户和产品的联系,和开发者的价值观是弱链接,用户没有义务去理解产品开发者的理想。他们只会用行为投票,使用还是不使用。所以不能听太多用户表达的喜欢和不喜欢,口头表达的意愿永远不能当成产品打造的第一原则。
自己本身就是产品使用者。一个产品好不好用,自己是知道的。在这件事上,不能自欺欺人。企图用流量和推广去解决产品和用户的关系,快速失效。
2,借鉴,苹果的老师。
与其说借鉴的是好产品的打造方法,不如说所有好的产品,都应该有的底层逻辑。
①,好产品是有创意的,必须是一个创新的东西——我写公号并不是创新和创意。但是我要写一个什么内容的公号,是一个创新的机会点——路径。
②,好产品是有用的,必须对人有用——如果公号上的内容是感叹感慨,没有实际意义,没有人有更多的时间来和你一起感慨人生与困难,更多的是,能在公号这个产品上长时间获取到什么?
③,容易使用、少既是多——如果不能简化内容信息传播的人为障碍,这个公号的就没有被使用的意义。工具书的作用就是迅速指导上手能力。
④,好的产品是不招摇的,含蓄的——在产品设计中过多理念化的彰显,是抢了产品本身的实际使用功能,甚至营销端带价值观的引导,都会触发用户的真实使用感受反弹。就目前各自朋友持续订阅的公号来看,都有这个特征。内容作为产品本身,那条底线的坚持。
3,灵感,是基于持续做一件事
所谓灵感,是来自于你持续做事过程中,偶然发现的新机会、修正视角、在做事情的边界延展方向。这些东西对于新人是没有用的。所以在大量知识付费中、公号授课中,教的方法论都普遍反馈不好用,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基于持续做一件事再去寻找相应的方法。
张小龙在讲灵感这件事的时候,举例微信诞生时和其周边相关联事物特别多,这也是大众通常会说微信是站在腾讯QQ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站着说话腰不痛的原因。
但是反观张小龙口述微信诞生的背景,一方面是来自于长期做某类产品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其实在做某个产品的时候,同时也在做很多事情。这些事情内部的关联性,会产生新的灵感。
4、起步,工具的原动力
作为工具,被反复强调。产品和工具之间的界定,隔着的就是对用户思维的更深度理解。在前面分享苹果老师的时候,其实就提到好用。工具化的思路,就更讲究好用。“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这里面的讲的“1个”就是把自己摆在了工具的角度。
那么,我自己写公号的基础搭建,应该是“一本工具书”,“一个工具号”。
张小龙继续讲不把自己限制在“一个通讯工具”的时候,深入到每个人的沟通当中去。是否我也应该考虑,做一个内容号的走向,应该是让这个号里的工具内容,可以发生到实际运用当中,甚至展开更多的可以帮助到文案使用、策略思维建立、影响客户营销方式的实际现实工作。这些触电又该如何搭建?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怪兽电聊所,是一个文案工作方式?”
5、品牌,公众平台的价值
再小的个体也有他的品牌。基于公众平台基础上,建立用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链接关系。这不是流量思维。但是在过去大多讲到个体崛起的内容里,通常会夹杂非常重的流量思维。反复强调如何变现,如何迅速套取红利。问题是微信的公众平台目前的现状是,人们已经不太愿意转发,甚至点好看都非常困难。如果还用红利思维、流量思维来看待公众平台、内容号,就没有意义了。
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这句话里的核心是在于,需要创造真实有用的价值,提供实际可感的服务。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看小五的公号,虽然才开始做就比我自己的号效果好很多的原因。虽然调侃说中国网友的特征是“又懒又蠢又暴躁”,但是“有用”是真实存在的需求,也是工具生产的底线指标。
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提高效率。公号内容,文案写作技巧、策略思考技巧、影响客户决策技巧,都是帮助用户提高效率。这个原则不能破坏和被干扰。
如果用户发现自己的社交效率变低了就会往效率更高的地方去。这就是为什么我早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你需要某个明确的观点帮助你完成文案工作,微信搜一搜是最好用的工具。这就是微信在干的事情。同样,公号内容的确立,如果不是要娱乐化,而是需要明确解决一个具象的问题,那么就应该1、2、3、4地讲观点阐明清楚。
6、公众号 好的内容永远稀缺
稀缺的原因很简单。难。最起码,有用。然后有趣。再往上走还有更多的叠加。但是往往前期流量思维很重的时候,大家更关注到如何吸引用户的外在,而非内容本身。
严格来说,开一个公号,做好一个内容,和我们从事的所有工作本质一样,需要不断学习打磨输入输出反复练习。好的内容不一定是工具,但好的工具一定可以成为内容。
人们开始不再用转发公号内容来进行社交表达的时候,这就意味着内在深层次的主动分发,就真的回归到用户和服务之间的直接关联。
提供直接价值。或者线下价值的线上腾挪、部分转移。
7、10亿人和1个人,没有区别。
我的工作习惯,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人,或者某几个具体的人展开说服和沟通。但是当我开始写公号的时候,潜意识里妄图和很多人沟通。把这个结果当成出发点,是我在这件事上到目前为止最大的困局。尽管一开始很多圈子里的朋友看面子帮忙转发,但是极短时的曝光,并没有带来本质的变化。
而重新回归到写内容本身的时候,我的迷茫就来自于,我好像找不到具体的对象去沟通,甚至不知道该沟通什么。日常工作的强化能力,就在公号上变得特非常别扭。
反而张小龙在尾声部分谈到自己考虑微信用户的时候,这句话是给了我提醒:其实就是一个人。10亿人和1个人没有本质区别。
8、朋友圈阅读 ,广场上的人设和躲避
朋友圈的本质是社交会的人民广场。广场上有人在看书,在交流新学的知识是正常的现实情况。但这只是广场中极其小的一个部分。
如果一个人在广场上,出现频率极低,并且每次出现只是和人交流知识,只是看书,那么他和其他人发生关系,并想透过广场招呼来其他人,和他一起交流只是的可能性极低。
按照张小龙的原话来说,每个人在朋友圈每天停留时长只有30分钟,你企图在朋友圈中占有其他人更多时间是不现实的。还是刚才说到那个效率问题。
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早期很多教人写文案的公号,都认为标题很重要,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来自于分发的时候,在朋友圈这个广场,如何最快速度吸引人眼球。这跟站在广场上搭了个台子,手上握了个喇叭大声吆喝是一个意思。
9、万物之中,希望至美。
整理一下思路。微信的生态底层是人。因为微信是把自己当工具。这个工具可以随时发生在任何现实场景中。
基于微信这个大生态下的内容生产,保持同样的工具思维,保持同样的为人提供价值,是不是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空间。
公号的调整,应该彻底从文字撰写转化为工具提供。围绕广告人的成长路径,提供一个可持续使用的工具。再次留下一个结论,让自己以后反复有机会去论证——“基础的方法论,策略思考逻辑搭建,影响客户的能力。”这三个层级的递进,至少是作为目前初代公号内容确立的一个基本构想。
这个构想事实上,首先第一件事,是对自己的整理。走到行业发展常规路径的末端,做一次整理,首先是让这些过去对自己有效的方法,全部落实下来,可提取。其次,实现对其他团队、从业者的帮助。再者,透过内容生产对用户的吸引,反馈,重新再次调整自己下一个阶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