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死感,不想死,但也没那么想活〕,这是我最近在网上看到年轻人对于生存的评价,在往前倒几年就是仰望45度天空的疲累。
职场疲累+生活倦怠+父母催婚+车房压力成了他们心累的催化剂。寻找心理医生进行“心脏复苏”虽然贵,但是简单有效。
当然,也有群众看到心理复苏价格表(费用单)就地痊愈的,在何以解忧,唯有暴富的当下,普二代(普通家庭的小孩)如何自我疗愈成了很多心理学家热聊的话题。
对于从〔微si到原地复活〕,这个话题,黍黍我也是有几个土方子de:
1、不要永远活在秩序里,该躺则躺。
我觉得对于那些整天乱糟糟的人,比那些有秩序的人内心放松一些,时间观念越强,对生活和工作秩序性越高反而会越累,对于这种情况,不如在休息日晚起早睡,漫无目的的过一天,给自己放一个假,这样在回到时间秩序里,反而会放松一些。
2、娱乐和休息并不可耻。
说到治愈这个话题,很多都是找到自己的爱好,但是这几年我发现,很多爱好如果不是真的热爱就很难坚持,而且很多爱好里还伴随着体力和心力,这和休息静态的活动不匹配。
所以说每天抽出一些时间看看自己之前想看没看的电影,出去逛逛,去参加自己喜欢的线下活动,让自己开心起来,是告别微si的开始。
3、要不就微出家(皈依)吧!
对于那些没有由来的空虚和忧郁,以及内心空洞问题,试过所有的科学方法没有效果后,可以皈依自己喜欢的宗教,在正规场所短修(行),或者下了班自己打坐诵经,有什么问题可以自己七(寺里)咨询。
从50后到00后,略微看一眼,时代确实没剩多少红利,还想让你自带磨盘,以游戏参与者的视角,有些挑战也许是另一种机遇,就像《老人与海》,不是我们受过的伤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而是明天还有下网(躺平)的机会。
对了,关于车房问题,虽然黍黍不是你的亲生爸爸,不能给你买房添砖加瓦,不过很多四线城市房子不贵,长线买房还是去小城市生活都是一种选择。